清朝|清朝三眼花翎有多珍贵?276年来仅8人拥有,名字听着很耳熟


清朝|清朝三眼花翎有多珍贵?276年来仅8人拥有,名字听着很耳熟
文章图片

一眼花翎,适用于五品以上的大臣,以及军队中的统领,但是对于武官还有一个硬性要求,那就是必须出身“镶黄、正黄、正白”上三旗的满人才有资格佩戴 。纵观清朝三百年,没有一个外任文臣被赐予单眼花翎的 。
二眼花翎,适用于清朝宗室,那些没有被封为君王,而是退求其次的镇国公辅国公,以及公主驸马,和硕额驸(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才有资格佩戴二品花翎 。三眼花翎最珍贵,即使位列人才也不一定能够佩戴 。清朝初期仅限皇室成员中的亲王、郡王、贝勒、固伦额驸(皇后所生公主丈夫)才能够佩戴 。
【清朝|清朝三眼花翎有多珍贵?276年来仅8人拥有,名字听着很耳熟】
清朝|清朝三眼花翎有多珍贵?276年来仅8人拥有,名字听着很耳熟
文章图片

到了康熙年间才开始盛行向外臣赏赐三眼花翎的习惯,道光年间花翎已经不再是珍惜的标志,甚至连传保的士卒都被道光赏赐了花翎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库空虚,为了筹措资金,道光帝甚至明码标价,7000两出售单眼花翎,5000两出售蓝翎 。从此花翎彻底沦为象征,不再具备独特意义 。
清朝|清朝三眼花翎有多珍贵?276年来仅8人拥有,名字听着很耳熟
文章图片

不过清朝一直以来对三眼花翎都非常重视,纵观清朝三百年,被赏赐三眼花翎的大臣仅有7人 。他们分别是水师提督施琅、乾隆小舅子傅恒、大将军福康安、和珅的弟弟何琳、伊利将军长龄、兵部尚书禧恩、大学士徐桐和“东方俾斯麦”李鸿章 。就连深受乾隆皇帝喜爱的和珅都没有获此殊荣,足见其珍贵性 。
顶戴花翎既是清朝官制的象征,是清朝统治者君主集权的代表 。清朝是我国封建等级制度的巅峰,为了让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固,清朝统治者不惜制定了严厉的官服制度 。希望从思想和日常都对官员进行压迫,因此顶戴花翎和补服的出现,也是我国封建制度巅峰的体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