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陨落的?( 二 )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陨落的?
文章图片

刘备中道崩殂,益州局势动荡,南中豪族大姓旋即反叛 。此时的蜀汉政权,已经分为了益州、东州、荆州三大派系,外有强敌虎视,内则争斗不息 。正是因为这一点,诸葛亮才在《出师表》中言道“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所以,为了削弱派系之争,缓和内部矛盾,诸葛亮虽深知修生养民的重要性,亦不得不起兵北伐 。
此既符合刘备生前所愿,亦为转移矛盾最直接的方法,更是诸葛亮为巩固权力,维稳局势的一战!然而,这一切筹谋,皆断送在了马谡的刚愎自用下 。诸葛亮大失所望,益州、东州士族亦大失所望,蜀汉军民更是大失所望 。此时,诸葛亮若要平息众怒,解决内乱的隐患,也就不得不忍痛斩杀马谡,以正军法!
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若是寻常一战落败,马谡定然罪不至死 。然当此战干系蜀汉内部派别相争,关乎政权局势变动之时,马谡成为牺牲品,也就不难理解了 。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陨落的?
文章图片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
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
这是马谡生前向诸葛亮所献的最后一计,也使得蜀汉政权在最后飘摇动荡的几十年里,上下齐心,一片平和,不似东吴那般作茧自缚,自取灭亡 。
【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陨落的?】蜀汉的衰亡,或为天命所就,然马谡英年早逝,却是令人可惜可叹!历史的尘埃早已落定,是非成败皆转空 。唐太宗李世民曾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