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皇帝一天杀70位名将,当朝称他是最完美皇帝,后世无人说他是暴君

统兵古训:“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古来善用兵之人,皆明此理 。“慈不掌兵”的道理用孙子的话来说就是:“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这也是在那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古人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如今,就连商业界也沿用这条战场原则 。
【皇帝|皇帝一天杀70位名将,当朝称他是最完美皇帝,后世无人说他是暴君】
皇帝|皇帝一天杀70位名将,当朝称他是最完美皇帝,后世无人说他是暴君
文章图片

柴荣见此情况,勃然大怒 。要想开疆拓土,他需要人才,但慈不掌兵,情不立事,若是对此等现象不严惩的话,将来如何领兵作战?这样贪生怕死的将领,又如何上得了战场?
柴荣下了一道死令:将临阵脱逃的70位大将全部杀掉,以儆效尤 。柴荣15岁从军,24岁拜将,如今他已成为帝王,其中有些将领已经跟随他多年,他一直“失则明言,功则厚赏”,可这些将领犯了军中大忌,就算有些人跟随多年,如不严惩,则无法正军纪,也难以立朝纲 。
柴荣被史学家称为“五代第一名君”,他的英明不仅体现在治军上,他贵为帝王,身上有帝王的责任,生逢乱世,他以天下一统为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 。
柴荣重视人才,做事谨慎,虚心求谏,为寻求治国之策,他让20多名翰林院学士,根据自己的见解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两篇文章,古往今来,以这种命题向朝臣求法的帝王少之又少 。
皇帝|皇帝一天杀70位名将,当朝称他是最完美皇帝,后世无人说他是暴君
文章图片

经过这么一遭后,他是采纳了的王朴写的《平边策》,并根据里面的主张定制大计,一步步付诸实践,实现国家的富强 。在他清明的统治之下,百姓富足,中原开始复苏,他南征北战,眼看着实现大一统有望了,959年,商议夺取幽州的时候病倒,不久后去世,年仅39岁 。
柴荣在位时间仅有五年,他却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为后来北宋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