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刘备自称汉中王,孙权受封吴王,两者封王的原因及手段有何不同?( 二 )


孙权根本就不在乎曹丕所封的吴王,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他欣然接受,就算曹丕不封他为吴王,孙权也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政权的生死存亡和战略利益,吴王这种虚名只个手段而已 。
三、刘备的汉中王与孙权的吴王
刘备的汉中王是自己主动封的,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来封王,孙权的吴王是被动封的,有没有这个吴王,孙权都不在乎,孙权的真正目的和刘备一样,都是称帝,这个吴王也只是个过渡 。
刘备|刘备自称汉中王,孙权受封吴王,两者封王的原因及手段有何不同?
文章图片

曹丕与刘备都称帝后,孙权面临尴尬,他是大魏政权之下的吴王,孙权接下来在政治上应该如何做?中国历史到了这里变成了一个难题,自秦始皇称帝以来,还从来没有见过两个皇帝并死于天下的情况,当然短暂的乱世不算 。
天无二日,士无二王 。孙权面临选择,如何才能称帝的选择,想称帝就要先称王,曹丕已经封了孙权吴王了,这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孙权来说,优点是自己称王后就能称帝了,缺点是吴王可是魏朝的王,孙权如果要独立称帝,就得找借口 。
一直等到公元229年,孙权才称帝,一方面在军事上解除了曹魏与蜀汉的威胁,另一方面孙权在政治上也做好了准备,孙权最后的做法是:绝口不提汉朝,然后又把魏朝给骂了一顿,曹操与曹丕一块被骂,然后孙权认为只有汉与吴才能承担治理天下的重任 。
刘备|刘备自称汉中王,孙权受封吴王,两者封王的原因及手段有何不同?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孙权承认了蜀汉政权,不承认曹魏政权,然后孙权又建立了东吴政权,并换取了蜀汉的承认 。由此可见,三国之中,孙权称帝是最没有法理的,只能含糊其辞了,至于封王,也就是称帝前的一个流程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