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互联网二当家上位史( 三 )
马化腾说,这次的调整是一次面对未来的进化,是腾讯迈向下一个 20 年的主动革新与升级迭代。除此之外,腾讯还首次对外宣布成立技术委员会。
文章插图
图:变革后的六大事业群
这次变革除了在连接人、连接数字内容、连接服务的基础上,彰显了腾讯推动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升级的决心,也让那个严重依赖“人治”的腾讯,内部协同效应有了极大提升。
据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回忆,早前他接手MIG(移动互联网事业群)和OMG(网络媒体事业群)时都属于被动式。
这两个事业群,或多或少存在“负责人离职或换岗、业务也面临大挑战”,但更多的问题出在内部:原有的“各业务线独立发展的机制”难以形成合力,没人站在内容的全局去思考更大战略。
全新的组织架构下,腾讯从需求和服务出发,将散落在不同BU的业务聚集到一起,打破了过去各个BU独立发展、相互割裂的局面,形成各个产品间的协同合作。
竞争对手面临的压力也在增加,从过去只需要与一个产品PK,到如今面对的可能是两个甚至多个腾讯产品一起角逐,稍有不慎就会败下阵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个事业群之外,腾讯还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由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技术工程事业群总裁卢山和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两名腾讯总办成员牵头,几大事业群的技术负责人悉数进入技术委员会的决策圈。
从这个架构不难看出,技术委员会突破了事业群限制,也摒弃了“一人专权”的情况,能够帮助腾讯在推动业务全面上云整合的过程中,更好实现“拆墙”与“融合”。
即便在事业群内部,也不是由单一个人拍板决策。调整后的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算得上夯实腾讯业务最多、规模最大的部门,涵盖了新闻、长短视频、影业、动漫、信息流等多个业务。
文章插图
图:腾讯“930变革”后架构图
作为PCG总裁,任宇昕在团队治理方面并没有过分凸显个人权力,而是与PCG八位副总裁(VP)建立了高管合伙人制度,以集体的形式为事业群成败负责。
“实行合伙人制度后,会议上大家讨论得很厉害,这还是过去很长时间没有的。
大家虽然吵,但是共同面对挑战、共同制定目标的氛围已经形成。”任宇昕说。有了腾讯在前面“打样儿”,其它腾讯系企业也纷纷开始效仿,通过搭建新的组织架构来取代“人治”,实现对公司的有效管理。
在徐雷接棒刘强东,成为京东集团董事长的同时,京东也形成了成熟的决策机制。
不再是创始人独裁专制,而是由各业务板块、职能体系负责人组成的战略执行委员会(SEC)和集团几十位一线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战略决策委员会(SDC),对公司日常大小事务管理决策。
按照京东的说法,经过两年多的磨合和运转,公司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集体决策和快速响应机制。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各大巨头发展进入成熟期,互联网不再迷恋“人治”,不再过分崇拜领导人,而是选择拥抱制度、下放权力,通过盘活员工内生力来推动企业发展。
03、下半场的较量随着“掌门人”更迭、新的管理制度出台 ,互联网江湖格局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运行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我国11家企业上榜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Top 30;市值Top 10的互联网企业占全行业比达80.3%,十家企业市值总和为150580.3亿元;腾讯控股与阿里巴巴分别以49467亿元和40328.3亿元市值排名第一、二位,第三到第十位的企业依次是美团、拼多多、快手、京东、百度、贝壳(KE)、网易、京东健康。
推荐阅读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渠道|发力折叠屏 进军全渠道 京东与三星强化2022年战略合作
- 京东|京东:与三星签署2022年战略合作协议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京东、B站跌超3%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