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大明王朝1566:裕王本来就是既定的接班人,为什么还多次冒险参与倒严?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面,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漏掉了一个关键人物,景王朱载圳 。景王朱载圳的存在,让“让裕王是既定接班人”的说法有些站不住脚 。只有倒严才能坐稳储位
电视剧第一集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节点是嘉靖三十九年冬,御前会议在嘉靖四十年正月十五召开 。
这时的嘉靖,有两个儿子成年 。一个是嫡长子裕王朱载垕,另一个是庶子景王朱载圳,两人同岁,裕王只比景王大一个月 。
这种情况下,并不能说裕王是既定接班人,嘉靖也没有明确立裕王为皇太子,只能说裕王的机会更大一些 。而且这时的严嵩支持的是景王 。
【裕王|大明王朝1566:裕王本来就是既定的接班人,为什么还多次冒险参与倒严?】所以,裕王当然要参与倒严斗争了 。只有参与倒严,才能把清流派紧紧团结在自己周围,才能向嘉靖展示自己的明君风范 。
裕王|大明王朝1566:裕王本来就是既定的接班人,为什么还多次冒险参与倒严?
文章图片

严嵩
第一,一朝天子一朝臣 。将来裕王继位后,作为嘉靖一朝的重臣,严党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
第二,严党作恶多端 。所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严党罪孽深重,就算是调转风向,投靠裕王,裕王登基后能原谅他吗?天下百姓能原谅他吗?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斗争到底,多方经营,以达到尾大不掉的目的,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和珅就是个例子 。
所以,越是到最后,严党越疯狂 。严党疯狂进攻,裕王岂能无动于衷?裕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坚定地倒严 。只有倒严,才能不被严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