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嘉靖皇帝晚年不见儿孙,看似无情,实则无奈,道士:二龙不能相见

明世宗朱厚熜是明朝第11位皇帝,年号“嘉靖”,统治了大明王朝45年 。他的孙子明神宗朱翊钧统治时间更长,改写了明世宗君临天下的纪录,统治大明王朝48年 。
嘉靖皇帝驾崩时,万历皇帝朱翊钧才四岁,但祖孙二人却极少见面,甚至可能根本就没见过面 。
嘉靖|嘉靖皇帝晚年不见儿孙,看似无情,实则无奈,道士:二龙不能相见
文章图片

陶仲文怎么回答的呢?他说:“二龙不相见” 。什么意思呢?就是嘉靖皇帝不能和儿孙们见面,见了面的话,儿孙的性命很可能难保 。皇帝是龙,他的儿子们就是龙子,孙子们自然是龙孙,嘉靖皇帝这条龙和小龙们见面,对他们都不利 。
《明史》中记载了这件事,说陶仲文“创二龙不相见之说,青宫虚位者二十年 。”
在我们看来,陶仲文的话十分荒谬,当时的很多人也很不满,那么嘉靖皇帝呢?
他是非常聪明的皇帝,可说来奇怪,偏偏迷上了修道,一生花了大半时间用来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既然信道,他自然是有些相信陶仲文的话,可还是有些半信半疑,但又不敢违背老天都旨意 。
当时很多耿直的官员,不断地上疏请求嘉靖皇帝接见自己的儿子,让儿子们出阁讲学 。嘉靖皇帝非但不听,还把他们予以贬谪 。
可是长期下来,不断有官员上疏,他有些扛不住,便同意让十四岁的太子举行冠礼,准备让太子冠礼之后出阁讲学 。
嘉靖|嘉靖皇帝晚年不见儿孙,看似无情,实则无奈,道士:二龙不能相见
文章图片

令所有人震惊的是,冠礼举行的第三天,太子载壡就突然得了疾病,医治无效死了 。据《明世宗实录》记载,太子临死前,突然向北拜了拜,说:“儿去也 。”随后端坐而死 。
载壡从小生的灵异,不喜玩乐,也不喜纷华靡丽,为人小心谨慎 。对于太子的离世,嘉靖皇帝悲痛不已,也非常后悔 。
文武大臣们纷纷上疏表示哀悼并劝慰,嘉靖皇帝不予理睬,唯独在陶仲文的奏疏上批了段文字,在旁人看来莫名其妙,但嘉靖皇帝和陶仲文是心知肚明的 。
据《明实录》记载,“览卿奏慰,朕复何言?早从卿劝,岂便有此?太子非常人不识耳 。”意思是说,看了您上奏的安慰之语,我无话可说,要是早听了您的劝,哪会发生这样的事?太子不是常人认识的那样 。
这个“劝”,就是陶仲文所说的“二龙不能相见” 。
同时,嘉靖皇帝也很恼怒,那些文武大臣总是动不动上疏,教训他不上早朝,不让太子出阁读书,他们哪能理解自己的苦衷,就知道诽谤他 。
本想着太子已经年方十四,就让他行冠礼后出阁读书,哪曾想惹来祸端 。太子从小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何不随其本性?可自己一直遭人诽谤,又连累到太子,总不能一直把他藏着?如今太子舍自己而去,什么都失去了!
嘉靖|嘉靖皇帝晚年不见儿孙,看似无情,实则无奈,道士:二龙不能相见
文章图片

上面这些可不是我乱说,在《明世宗实录·卷三百四十六》里有记载,是嘉靖皇帝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 。
太子载壡死时,是嘉靖二十八年 。
后来的岁月里,嘉靖皇帝坚定不移地相信袁仲文的“二龙不能相见”的警告 。身为一代帝王,也有如此无奈的事 。
虽然嘉靖皇帝此后不见儿孙们了,可是老四载圳在嘉靖四十四年,还是病逝了,最后只剩下了老三载垕,即隆庆皇帝 。
03 嘉靖皇帝的无奈和悲哀
在后人看来,嘉靖皇帝老谋深算、工于心计,沉迷于炼丹修道之中,但是却不知道他这令人心酸的一面 。
为了儿孙们的安全,他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感情,晚年坚决不和儿孙们见面 。海瑞批评他的那些话,什么无夫妻之义,无父子之情,其实是不知道内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