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利用八角行为分析,进一步优化抽奖活动玩法

编辑导语:随着抽奖产品的普及,抽奖运营玩法的低门槛以及不确定性,往往可以激发用户的好奇心与参与意愿,对其有吸引力。但传统的抽奖玩法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好奇心,创意性抽奖活动运营才能够让用户投入其中。因此,作者利用八角行为分析,分析抽奖玩法以及总结个人的优化策略,以使得这个产品保持长久生命力。
好奇心|利用八角行为分析,进一步优化抽奖活动玩法
文章插图
抽奖运营玩法对应的低门槛、不确定性往往能激发起用户更深层次的好奇心与更高的参与意愿,对用户来说一直都是吸引力最强的产品之一。
但随着时间流逝,抽奖产品逐渐变得过于熟悉和普通,伴随着当前更多运营产品的兴起,我们经常需要思考是否要放弃抽奖产品,策划一个更新颖的玩法?或者如果继续使用抽奖产品,怎样调整才更吸引用户。
这篇文章,我希望用八角行为分析法方面落手,简谈我对于抽奖玩法的分析与个人的优化策略,希望深入的从用户角度去思考抽奖活动这个产品,优化运营方式,让这个产品保持其经典而优秀的生命力。
一、都2021年,抽奖产品out了吗?对于APP来说,常规抽奖产品使用方法为:

  1. 单独的抽奖产品,多数用于用户活跃及留存。这类抽奖产品常常绑定着签到,即每日给予用户0成本的获取大奖的机会,从而带动用户的参与及留存;
  2. 积分商城其中之一的版块,作为积分消耗的一个渠道,主要目标为快速消耗积分。大家都知道积分本质是负债,如果通过单纯的商品兑换的方式,对于开发者来说往往成本较高,而积分抽奖则可以通过概率控制的方式让开发者控制并降低整体成本。
但是随着当前互联网产品的抽奖运营方式的普及,特别是一些互动广告的泛滥,导致抽奖被玩烂了,很多产品增设了抽奖运营产品,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也就是抽奖玩法对于用户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那么,都2021年了,抽奖产品是不是out了?其他产品都在追求更新颖的比如养成类的玩法,我们是否也要抛弃抽奖这种古老的玩法了呢?
我们之前在互动广告的一些产品中去做了多种新产品、玩法尝试,发现用户依然还是对抽奖类产品参与率最高;我们也去尝试不同的抽奖形式,最终用户参与率最高的还是最为传统的大转盘、刮刮卡、砸彩蛋、摇奖机这几种抽奖形态。
所以可以得出个不一定很周全(仅之前的产品尝试经验)的结论:
  • 活动效果不好并不单是抽奖产品遇到的问题,而是所有运营产品都遇到的问题-随着运营玩法的普及用户对其新鲜感越来越低;
  • 虽然抽奖类产品玩法老套,但相对于其他的运营产品而言,对应的用户习惯乃至于肌肉记忆已经形成,无需太多的学习成本就可以参与,所以依然是众多运营活动里最吸引用户的产品。
二、对于抽奖类产品的心理学研究游戏学领域有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八角行为分析法,不了解的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搜索学习下哦,这个展开又是非常大篇幅的内容了。
好奇心|利用八角行为分析,进一步优化抽奖活动玩法
文章插图
对于抽奖为何可以吸引用户持续玩,背后的用户心理主要是八角行为分析法中核心驱动力之“未知与好奇心”,即人们痴迷于变化莫测的体验。
好奇心|利用八角行为分析,进一步优化抽奖活动玩法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侵删
对于未知与好奇心,有这么个实验——斯金纳箱实验(Skinner’s Box)。
在这个实验中,当测试变量中引入了未知性——动物按动按钮后,有时会出现食物,有时什么也没有,有时会出现多份食物。动物会一直按动拉杆,不管是否饥饿。满足高涨的好奇心,其实是对原始大脑的一种内在激励,有时候甚至还比外在的物质奖励更有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