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谁是Facebook(FB.US) VR的敌人( 三 )
那么,省吃俭用的客厅VR,如何打得过有钱任性的场馆VR呢?
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技术路线的选择。以Oculus为代表的客厅VR因为成本等原因,采用光学路线,但是光学路线,无法实现大空间定位,门槛很低,天花板更低。相反,STEPVR从B端切入,就可以采用天花板更高的激光技术,则可以带来大空间定位、多人在线VR竞技等更丰富的游戏体验。
文章插图
(STEPVR实现业内首次“超千平米空间内同场实时动捕接入40人”记录)
理论不错,但是打败KTV,对VR行业来说,格局是不是太小?
03、VR,不只是打败KTV
从B端开始的VR,打败KTV只是第一步,最大的使命,其实是通过B端的不断迭代优化,打造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生态系统的雏形。
回答打败KTV是不是太土之前,我们可以回顾上一代计算平台,其实在诞生之初都由于设备的昂贵以及体积问题,从B端开始服务客户。例如,电脑的普及从网吧开始,手机的普及从路边的电话机开始。
这背后有一个亘古不变的逻辑:一个新兴事物,直接推向C端,一定程度上是基本不可能的,这其中需要跨越用户教育、成本下降,生态以及体验提升几个大的门槛。其中所需的漫长的迭代周期和难以估量的资金投入,反过来成为新技术扩散的桎梏。
从B端开始,用所谓的“租赁”“共享”代替“购买”,其实正是普通人接触VR的最佳流量入口:花更少的钱去尝鲜,体验最顶尖的设备,是一种接受度更高的流程。
更重要的是,从B端出发的“网吧”模式,更是一个可以正向循环的生态起点。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可以先保证每个环节都赚到钱,从运营网吧的人,到技术提供者,以及生态建设者。反映到VR上,也是如此:建设VR生态,与其靠砸钱靠补贴,倒不如,让每一环先赚到钱。
具体来说,B端的尝试将在生态发展、渠道建设、产品打磨三大角度上,帮助其最终推向消费者。在B端的积累中,VR产品以“不打折的体验”完成用户教育,打通整个供应链,还能从市场的反馈中,不断改进打磨自身产品。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STEPVR,切B端仅仅只是起点,终点仍然是C端家用产品。
当然,STEPVR目前技术落地也远不止于打造元宇宙头部线下流量入口,目前已经在VR虚拟视频、VR教育、VR党建、VR医疗成功落地。
这些商业模式并不新奇,早在2015年就有过一阵风口,但还是因为技术不成熟、运营缺乏、内容跟不上等原因没有成功。
STEPVR正是依靠多年在B端的探索,积累了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运营能力,才可以将VR技术在多个领域成功落地。目前的STEPVR拥有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技术到应用产品的全栈技术,并拥有73个专利,9个软件著作权。同时,STEPVR技术团队也在探索中积累了深厚的用户运营、商家运营等经验。
从更高维度来说,这些不同领域的探索,最终都会通往“全真世界”。在STEPVR创始人郭成的构想中,未来生物人利用VR成为数字人,代理人则位于真实世界代替生物人进行探索,而这种替代,将全面革新文娱、体育、汽车、教育等等一系列行业。
文章插图
在这股即将到来的VR浪潮中,STEPVR正在努力从做VR设备到做VR界的操作系统。
04、尾声
人们对元宇宙的疯狂来源于什么?
元宇宙意味着全新的故事。它对现实世界的替代性,使得所有现实世界的产业都有可能在元宇宙中再造一遍,这也是为什么被苹果多年掣肘的Facebook,宣称五年内转型成元宇宙公司。
推荐阅读
- 接种疫苗|Facebook将重返办公室工作时间推迟至3月底
- FFacebook全球传播副总裁皮内特离职
- 架构师|原Facebook技术大牛刘家恺加盟小度,任职杰出研发架构师
- 景鲲|原 Facebook 元老级工程师刘家恺加入小度,担任杰出研发架构师
- ceo|原Facebook元老级工程师刘家恺加入小度,向CEO景鲲汇报
- 实体|Facebook押注元宇宙,为何腾讯、阿里们却大搞实体经济?
- 舒伯特|苹果挖来Facebook AR公关总监,为明年头戴设备推出作准备
- 测试者|扎克伯格被美国一刊物评为“年度恶人”,Facebook 为世界最差网站
- 谷歌|澳大利亚要求谷歌和 Facebook 为新闻付费,但新闻网站可能造假
- 奥密克戎|受奥密克戎影响 Facebook、Twitter和Pinterest放弃线下参加CES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