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B2C电商系统产品架构的推演过程
编辑导语:对B2C电商平台来说,一套电商平台需要的基础体系和支撑体系是必须的,而且每个体系都不是单纯独立存在的,而是全员联动。那这个体系是如何推演出来的?大体框架是什么?涉及什么体系?我们一起来看看。
文章插图
首先我们确定一个共同的意识就是所有的产品经理,在对产品作架构之前都需要搞明白几个问题。
那就是:
- 我们的产品是为谁服务?——用户定位,是C端用户还是B端用户;
- 我们能提供什么?——我们的服务是什么,是卖产品还是提供平台整合资源;
- 我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场景下提供这个服务?——这个服务是在什么场景下诞生。
与上面对应的能提供什么,我称它为“货”。
最后一个是这个服务在什么场合下诞生,我称它为“场”。
也就是说电商产品经理的架构设计解决的是人、货、场的问题,在详细的描述人、货、场的问题之前。
我们回想下我们去线下实体超市购买商品的场景:
- 进入超市;
- 询问导购员需要购买的商品,比如洗衣粉;
- 导购员带你去指定的货品专区;
- 你挑选洗衣粉;
- 把洗衣粉放到小推车(购物车);
- 推着小推车去收银台付款结账;
- 拿着购物小票离开超市。
我们再来针对上述的业务场景进行扩充。
用户在整个商品购买过程涉及到买和卖的双方,我们定义为普通用户和商家用户(就是超市)。
- 普通用户去超市购买商品,普通用户首先进入超市,这个时候超市门口都会有一个门襟区域,我们称它为准入门槛;
- 进入超市之后需要询问超市导购员所要购买的商品在哪个区域。
纵观所有的互联网产品,对用户的门槛只有账号注册业务(当然不同的业务生态对应的门槛条件也是不一样的,这里不再细说)。
与之对应的就是登录,登录之后又涉及到账号信息的修改和维护。
所以这块的业务本文称之为用户体系,为什么要有用户体系?
无论在传统的商务往来还是现代电子商务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始终离不开交易。
交易的双方就是买卖主体,那么对于一个电商平台而言,需要撮合的就是买卖双方能够在平台产生交易。
交易是和人有关系,这个人是谁?多大年纪?性别是什么?哪个地方的人?平时的消费习惯是怎么样的?
这就需要一个基础性的服务能够统计这些数据,并且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更好的支撑商品的销售,这个服务性的体系就是用户体系。
说到这里第一个体系诞生了。
当然电商产品中的用户体系不仅仅只有上面说的注册、登录等等,还包含一些会员信息、等级信息、用户画像以及卖东西的商户信息等等;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现实中购物的第二步也就是“询问导购员需要购买的商品,比如洗衣粉”。
那么这个场景实际上是用户向导购员表达购买商品的意图(你想买什么),导购员根据普通用户的意图按照既定的路径引导消费者进入目标商品专区。
我们尝试透过现象看本质,消费者询问导购员的目的是想快速找到自己期望的产品,本质是用户对商品的一种寻找行为。
笔者这里不说寻找,而是用搜索来代替,这种用户在超市搜索商品的行为我们可以直接映射到线上平台;
推荐阅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电商|马云曾用224亿收购的大润发,4年多过去了,大润发如今发展如何?
- 春节|抖音电商公布春节物流政策 承诺平台不打烊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雷士照明集团副总裁兼电商总经理曾宇衡:直播电商加强了品牌与消费者互动|定制快讯| 雷士照明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亚马逊|全球跨境支付公司Thunes任命新高层,助力中国跨境电商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