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文盲皇帝”刘邦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绝唱传诵至今

中国历史上总计诞生了400多位皇帝,其中大部分皇帝都出生优渥,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这样高起点的情况下,很多皇帝都颇有一些诗才,也留下了许多传世名作 。
最知名的诗人皇帝,应当数南唐后主李煜了,他“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剪不断,理还乱”等等名句,时至今日依然为人唱诵不止 。
刘邦|“文盲皇帝”刘邦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绝唱传诵至今
文章图片

一首诗三句话,不仅融入了时空观念,以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时间跨度,表现出一种君王才有的气吞天下的胸襟 。而且还以极具力量的画面和语言,道出了自己海纳百川的气魄以及最后人老而贤失的悲壮之情,令人无比动容 。
因此,这首《大风歌》得以传世2000余年,时至今日依然常有人吟诵 。在著名电影《让子弹飞》当中也进行了引用,足见《大风歌》对后世的影响力 。而乾隆帝的4万多首诗,却没有一首的传诵度达到《大风歌》水平的 。
而刘邦的另一首诗,名为《鸿鹄歌》,其原文内容为: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刘邦|“文盲皇帝”刘邦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绝唱传诵至今
文章图片

这首诗虽然没有《大风歌》传诵度高,但其艺术水平却并不低 。这首诗创作于公元前196年,彼时的刘邦已经年老多病,正是必须定下接班人的时候 。他个人更喜欢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但朝臣则大多推举吕雉之子——刘盈 。
在朝臣和贤士的坚持之下,刘邦不得不让刘盈当了自己的接班人 。于是便诏来戚夫人,让戚夫人为自己跳一支楚舞,自己则在观舞的过程中,写下了这首诗 。
诗作虽然一直在讲鸿鹄,实际上确实在讲接班人之事 。始终的鸿鹄指代的就是太子刘盈,其大意就是刘盈现在羽翼已丰,他刘邦也没有办法改变,让戚夫人收了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心,算是刘邦对戚夫人的致歉,也是对自己身为皇帝却无法完全掌控朝政的无奈 。
【刘邦|“文盲皇帝”刘邦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绝唱传诵至今】
刘邦|“文盲皇帝”刘邦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绝唱传诵至今
文章图片

此时的刘邦虽然已经十分疲弱,在当皇帝的十几年里,也越发感到皇帝并非是完全自由可以为所欲为的 。但即便如此,刘邦心中想到的依然还是鸿鹄和四海,足见其君王之尊,也正是因为这尊,才显出晚年刘邦也有些身不由己的卑,这卑进一步引出感情的悲,让人读了诗作之后难免伤怀 。
也就仅仅只需要这两首诗,刘邦就足以碾压乾隆帝的绝大多数诗作 。乾隆帝的代表作《如意湖》、《辽阳怀古》、《赐大学士张廷玉》等等,其诗作之时音律平仄还过得去,但是却困囿于格律之中,完全缺乏了帝王气和诗人之灵性,无法跟《大风歌》这样的佳作相比 。
刘邦|“文盲皇帝”刘邦一生作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成绝唱传诵至今
文章图片

由此可见,写诗这种东西,质要比量重要得多,情要比律重要得多 。而刘邦在诗中表现的海纳百川和虚怀若谷,也让刘邦成就了大汉江山的兴盛 。而乾隆帝的骄傲自满和诗作里透露出来的浮华之气,则预示了大清王朝的衰落乃至毁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