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影科技|冲刺"视频剪辑第一股",小影会成为下一个美图秀秀吗?( 二 )


当然靠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模式,也明显存在一定风险。在招股书中,小影科技也提出了这一产品收入集中度过高的问题:若出现新的付费模式或出现新的替代产品等情况,公司整体收入将会直接受到不利影响。并且若小影(VivaVideo)无法及时更新迭代或经营策略出现偏差,公司整体的市场份额也会下降。
工具类产品的变现、增长难题待解尽管小影科技保持了稳步增长,但作为工具类产品免不了要面对产品“先天”特性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最直观的是工具类产品壁垒不够高的问题。
市场上从不缺剪辑工具。从短视频行业整体来看,视频剪辑工具产品并没有太多差异点,这意味着竞争者众多。同时有巨头型玩家存在,剪辑工具更像是一个供用户免费使用的附属功能,例如在国内,抖音、快手有自己的剪辑应用剪映、快影,必剪、秒剪则是B站、腾讯推出的剪辑工具。而这会直接使得“靠用户付费来盈利”的变现模式不那么有想象空间。
海外市场上,字节跳动在去年4月推出了剪辑软件CapCut,YouTube也在今年年初推出了Youtube Cutte。当然在巨头之外,还有众多相似的剪辑产品。从Sensor Tower2020年全球热门视频编辑应用下载量Top10榜单来看,排名靠前的有来自美国厂商的PicsArt和来自韩国厂商的KineMaster,来自中国的则更多,例如杭州影笑的InShot,以及上海影卓的两款应用VideoShow(乐秀)和Filmigo Video Maker。
小影科技|冲刺"视频剪辑第一股",小影会成为下一个美图秀秀吗?
文章插图
这一行业环境下,以订阅收入为唯一的主要营收项目、以小影(VivaVideo)为营收支柱的业务模式其潜在风险也随之被进一步放大。
其次除了行业内的竞争,工具型产品自身特点与互联网产品变现模式之间的矛盾也难以避免。
所有互联网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流量,想要变现和增长,要么是有持续的增量,要么就是要尽可能留住用户,提升其活跃度和粘性。但工具类产品本质上要高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也就是让用户“用完即走”,于是矛盾由此产生。
行业内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式,是从做工具拓展至做内容、做社区。小影科技也曾尝试这一路线。早在2015年,韩晟就曾公开表示“有了一亿用户之后更焦虑”,因为产品功能不论怎么迭代活跃度仍很难提及。而从工具向社区转型是小影科技的目标方向。
但就目前来看,小影科技走向内容和社区的路途并不太顺利。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小影科技分别实现净利润-798.21万元、-5053.18万元、4316.90万元、4199.18万元。之所以2018年和2019年连续亏损,小影科技在招股书中解释称是因为VidStatus产品投入较大、员工股份支付费用较高而导致。
小影科技|冲刺"视频剪辑第一股",小影会成为下一个美图秀秀吗?
文章插图
VidStatus
VidStatus正是小影科技于2017年8月在印度市场推出的UGC短视频社区,为印度本地用户提供符合当地文化和用户偏好的短视频内容。尽管小影科技未提及该产品运营情况以及在去年是否受到印度市场“大环境”影响,但招股书中写明该产品已转型。
此外,小影科技在招股书中还提及公司于2018年10月开始做秀场直播业务,但因为无法有效支持主营业务发展,不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2019 年12月便已关闭直播平台。
没能顺利从工具跨入内容,韩晟在近期的采访也表示短期内也不会再考虑在内容方面做更多布局,而是要将重心放在不断提升产品以及给用户差异化的服务上,完成从流量思维到服务思维的转化。
同时,从整体的出海策略来看,小影科技主要强调的是要以“产品矩阵”思路来满足不同市场、不同用户的需求。很明显,其目标就是要摆脱仅靠一款产品生存的高风险局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