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时,粤军是如何突围的?一个老兵的经历说明了原因

1937年淞沪会战失败之后,国民革命军第83军奉命撤到南京,参加南京保卫战 。此时李益三是第83军第156师政训处上尉科员 。全军于12月6日抵达南京城,并在南京城外围一带占领阵地,凭借城郭优势阻击日军进犯 。
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时,粤军是如何突围的?一个老兵的经历说明了原因
文章图片

日军攻陷南京
从12月14日起至30日,前后共17天时间里,收容所共收容官兵约1300多人,共有枪支三四百支,全部官兵分为三个营,并分配了任务 。一些士兵负责巡逻警戒,一些士兵负责购买物资,一些士兵负责收容其他部队 。在南京保卫战失败后的日子里,粤军官兵们总算在墓东站稳了脚步 。
12月30日,部队吃完晚饭后从墓东开拔出发,沿途经过滦水、溧阳、郎溪、广德等地 。第二年1月10日,全队终于抵达安徽宁国 。自此,全部官兵终于突出重围,躲过了南京大屠杀的厄运 。
战地
在南京保卫战中,粤军为何能躲避日军屠杀成功突围?从李益三的记载来看,粤军的成功突围有三点原因:一是部队官兵关系紧密,在战况恶化时师长亲自通知突围,并让士兵自愿选择去留;二是局势恶化后,部队官兵在冲出太平门时能保持建制不乱,从容撤退;三是在遭到日军追击时,部队并未一击即溃,而是能采取有效还击,并有人出面组织、收容溃兵,最终救下了大量溃散士兵,成功突出了重围 。
【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时,粤军是如何突围的?一个老兵的经历说明了原因】『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