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Chrome新API饱受争议,谷歌撤下了隐私保护的面具

当微软的Edge拥抱谷歌主导的Chromium阵营、苹果Safari偏安一隅,唯一的挑战者Firefox在短短3年时间里用户流失高达4600万后,也使得Chrome“一统”浏览器市场已经不再是虚言。并且在已经形成了实质上的垄断后,谷歌在Chrome中的一举一动无疑也将对浏览器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
浏览器|Chrome新API饱受争议,谷歌撤下了隐私保护的面具
文章插图
最近在最新的Chrome 94中,谷歌也干了一件“大事”。据悉,在Chrome的这一版本中,谷歌引入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新功能Idle Detection API(空闲检测API)。并且其空闲检测所面对的主体是用户,也就是说,这个API的目的是让开发者辨别用户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根据谷歌方面的说法,空闲检测API会使得Chrome在用户没有操作任何设备或键盘鼠标等硬件,或者是没有通过某些系统事件(例如启动屏保或锁定状态)来进行交互时,判断用户处于空闲状态时,进而通知开发人员。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是要用Chrome来浏览某个网页,却又在一定条件下没有进行操作,那么Chrome就会告诉该网页的开发者,你现在并未对该网页进行关注。
浏览器|Chrome新API饱受争议,谷歌撤下了隐私保护的面具
文章插图
考虑到空闲检测API被集成在了Chromium内核中,因此未来基于Chromium的浏览器也都将会支持这一API,这就使得该API对于一切使用基于Chromium内核来提供服务的开发者都会受到影响。而目前对于谷歌所提出的这一API,不同开发者的态度则泾渭分明。
企业聊天工具Slack和Google Chat的开发者表示,“与仅考虑用户与Web应用是否有交互的现有机制相比,促进协作的应用程序需要更多关于用户是否空闲的全局信息”。而作为聊天软件的开发者,关注用户状态无疑是决定开发者为其服务的基础。
浏览器|Chrome新API饱受争议,谷歌撤下了隐私保护的面具
文章插图
而苹果和Mozilla则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反对,并透露不会在Firefox和Safari中带来这一功能。其中Mozilla方面认为,“按照目前的规范,空闲检测API对于有监视动机的网站来说是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功能,并可被用于侵犯用户隐私、长期记录用户行为,乃至辨别日常作息。”
浏览器|Chrome新API饱受争议,谷歌撤下了隐私保护的面具
文章插图
而苹果方面除了一如既往地举起隐私大旗外,还担忧这一API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滥用。他们表示,“该API的另一个明显问题,就是可以让网站观察用户是否在设备附近,并可以在用户不注意的情况下,偷偷地利用用户设备的计算能力挖掘比特币或是部署恶意软件与漏洞等。”
事实上,即便你对于前端开发一无所知,仅从谷歌的文档和演示中其实就可以发现,空闲检测API在当下用户格外注重隐私保护的时代是不太合时宜的。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谷歌还是推出了这样一个即使普通用户,都能感觉到被侵犯隐私的功能呢?
浏览器|Chrome新API饱受争议,谷歌撤下了隐私保护的面具
文章插图
首先,用户空闲检测其实是不少前端开发者都希望获得的能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检测用户状态是某些前端开发者自己开发的功能,在谷歌这一API推出前,开发者使用的是页面可见性(Page Visibility) API来进行监测。
开发者希望看到用户对于其所开发网页的态度,原因就在于浏览器几乎可以被视为一个操作系统,网页(标签页)打开的越多对于设备的负载就越大。此时前端开发者通过空闲检测,在用户没有主动与界面交互的同时,从不必要的工作负载或网络请求中释放资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谷歌在演示空闲检测API时候就曾指出,对于那些需要占用高昂算力的应用程序,亦可借此来限制闲置状态下的资源开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