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耀|小米拟收购宝沃汽车,会是个双赢的结局吗?
文章插图
文丨BT财经 梦萧
小米造车的新闻已经将市场轰炸疲劳,但小米具体和哪家车企合作才是外界最关注的。近期传出小米或将收购宝沃汽车的消息,再一次吊足了公众的胃口。
烫手山芋为何要接?从小米确定造车以来,小米汽车总部的城市并未确定,而目前小米汽车确定将总部设在北京,这才传出和宝沃的绯闻。宝沃有全套的汽车生产技术和资质,其工厂工艺涵盖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检测、物流、IT等完整的整车生产技术,同时具备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生产资质。在陆正耀接手宝沃之前,宝沃虽然不是国内主流车企,但一年5万以上的销量还是让宝沃在汽车界有一席之地。
改变是从陆正耀的神州接手宝沃开始,在神州入局的那一年,宝沃全年销量为5.45万辆,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以及陆正耀的迷之操作,宝沃的年销售量仅有8740,约为上一年销量的16%,不到五分之一。
以同期的国产品牌长城和比亚迪为对比,长城汽车2019年销量为106万辆,2020年即便受疫情的影响,销量仍然实现了5.4%的增长,达到115.59万辆。比亚迪在2019年销量为45.1万辆,2020年有7.46%的小幅下滑,销量为42.7万辆。同为国产汽车,长城销量增长,比亚迪小幅下滑,只有宝沃狂跌84%。将销量暴跌归咎于疫情,显然无法让人满意。
陆正耀接手宝沃之后,最显著的特征是净资产的严重缩水,与接手前相比,北京宝沃在三年间缩水了数十亿元的净资产,已陷入了停工停产、亏损严重、无法正常经营、资不抵债的艰难境地。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北京宝沃资产总额为83.5亿元,而负债总额为85.3亿元,总资产小于总负债,成为典型的资不抵债企业,其净资产总额-1.87亿元。在2021年上半年,疫情逐渐平稳,其他车企逐渐发力之时,宝沃半年营收仅为5亿元,但亏损却高达7.3亿元。这家起源于德国,曾经宝马的兄弟品牌,号称德系同门四兄弟的知名品牌于今年6月才被媒体曝出已经进入破产程序。
这样的宝沃,即使再近水楼台,即使再有技术和资质,小米收购宝沃后都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消化宝沃的债务,一旦处理不好这个烫手山芋,甚至会拖累自身,延缓造车计划。
但小米空有造车计划,却无造车实力,这濒临破产的宝沃对小米依然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宝沃汽车工厂位于北京密云区,占地面积为110万平方米整片厂区,对小米更是巨大的诱惑,在北京市有关方面的积极推动下,小米带有赌博性质地收购了宝沃汽车的生产资质,其产能约为每年18万辆。小米汽车的合作厂家,尘埃落定。
但收购资不抵债的宝沃,小米还是面临一定的风险,知名投资人博通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史宝刚认为,“小米汽车设在北京,宝沃占据了地理优势,但宝沃资不抵债,对小米来说是个巨大包袱,虽然小米号称不差钱,但近百亿的负债,对小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利有弊,目前来看利大于弊。”
收购宝沃只是开始而按照小米汽车的规划,他们预计将会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首款车型,后三年每年推出一款新车,而三年的总销量期望达到90万辆。这也意味着每年最少要生产30万辆,而以目前宝沃的产能每年只有18万辆来看,缺口依然巨大。这从侧面说明,小米收购宝沃只是个开始。
雷军曾公开表示,未来十年小米将在造车上至少投入百亿美元,而由手机制造商跨界到新能源造车上,小米面临的难题同样不少,最为困难的是,生产资质和生产基地,小米汽车收购宝沃理论上可以同时解决这两大难题,将以较高的性价比获得生产资质和生产基地(即便不得不吞下宝沃的巨额债务)。
推荐阅读
- 小米区块链宠物“加密兔”宣布 3 月 1 日下线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隐私|小米应用商店移除32位包必传限制,开发者可自主决定上传APK类型
- met元宇宙火爆:美国虚拟房地产吸引数百万美元投资
- 开发者|小米应用商店宣布移除 32 位包必传限制
- 出版商|谷歌向德国反垄断部门妥协 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 智能厨房电器|正力控股(08283):拟成立合营企业 开发智能厨房电器
- 腾讯|36氪独家丨腾讯迈出元宇宙关键一步:拟收购游戏手机厂商黑鲨
-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巨人网络:拟与黄金搭档就消费品数字营销领域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