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左宗棠为何在功成名就之际再度抬棺出征?其实是背后隐藏无法逾越的心结
文章图片
左宗棠书信
然而,这些感叹已经没有意义,纵观来看,左宗棠还是输在了“科举起跑线”上,曾国藩虽然平庸,但因科名顺遂,早早占据了有利地位 。他做好了只手擎天的一切准备却因为身无名分,无法充分施展 。虽然最终自己通过给人家当幕僚,先后被湖南巡抚张亮基和曾国藩推荐使用,但这些对自己来说一切都已经太晚 。历史的开场大戏的剧本他没能拿到几句台词 。在平定天平天国之后,当时之人品评天下人物,每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先后顺序,大家都认为这是左宗棠的荣耀,左宗棠对此相当不以为然 。大抵与下面的这个故事有点类似,初唐前期,文坛出现了四位较有名气的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时称“四杰”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排行榜,得到当时文坛的普遍认可 。对此排名最早提出异议的是位居次席的杨炯《旧唐书.杨炯传》载:“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并号四杰 。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然而在左宗棠的眼里,属于他的排名榜应当他才是第一!他曾经对好友郭嵩焘说:“阁下……生平唯知曾侯、李伯及胡文忠而已,以阿好之故,并预侪我于曾、李之列,于不佞生平志行若无所愧,而但以强目之,何其不达之甚也!”实际上,他认为自己才是一时无两的人物,远远高于曾国藩、李鸿章二人 。
二
左宗棠抬着棺材去西北看来绝非作秀,他不仅带着白首报国的忠臣之气,更是要在中国的西北大门重新开创一段伟大历史,以此和早已九泉之下的曾国藩一决高下 。
左宗棠对这次西征是顶着万千压力的,自西北沦陷以后,曾国藩也曾说“暂弃关外,专清关内” 。而左宗棠不仅仅看到西北对于大清帝国的重要性,也要以此巨大战略彻底否定曾国藩的局域思想,在左宗棠的眼里,镇压天平军与西北同等重要,对于熟悉中国历史的他,完全知道,一旦西北彻底被洋人利用占领,必将所有满清大臣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如果这样,还不如让他去死 。国家领土和个人功业在左宗棠的眼里极为统一,这不仅是维护华夏的神圣之战,更是让他和曾国藩一比高下的最后机会 。想到这里,老头子满眼血丝的激动起来,他第一次体会到了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感觉 。
同月,湘军总统刘锦棠在与左宗棠“熟商进兵机宜”后,率主力部队二十五营(约一万一千人左右)前后分四批出星星峡,向哈密进发,紧接着又派蜀军徐占彪部五营出关驻扎巴里坤,以固后路 。为了收复西北,清军在西北地区集结了一百四、五十个营,总兵力约七万多人,先后投入第一线的计八十多营,近四万人 。战事从一八七六年夏季开始,到一八七七年底以全面胜利告终 。
与曾国藩的“打呆仗”相比,左宗棠一生之中,一直运用出奇兵,出其不意,打了许多重大经典战役,这也完全说明了,为什么左宗棠不服曾国藩的原因,在他看来,战争就是智慧和天才的沙盘推演,而不是人肉长城的对决 。
文章图片
曾国藩与湘军将领
在整个收复过程,左宗棠采取采用“缓进速决”的战略,要打算展开积极而迅速的战斗 。“缓进”,就是积极治军 。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减少冗员,增强军队战斗力 。即使是自己的主力湘军,也剔除空额,汰弱留强 。他还规定,凡是不愿出关西征的,一律给资,遣送回籍,不加勉强 。“速决”,就是考虑国库空虚,为了紧缩军费开支,大军一旦出发,必须速战速决,力争在一年半左右获取全胜尽早收兵 。因此,在申报军费预算时,左宗棠亲自做了调查和精微的计算,他从一个军人,一匹军马,每日所需的粮食草料入手,推算出全军八万人马一年半时间所需的用度 。然后,再以一百斤粮运输一百里为—甲—位,估算出全程的运费和消耗 。甚至连用毛驴,骆驼驮运,还是用车辆运输,哪种办法节省开支也做了比较 。经过周密计划,估算出全部军费开支共需白银八百万两 。为防止意外开支,留有余地,宗棠向朝廷申报一千万两 。
推荐阅读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供货|澳大利亚:为防供货中断,大型商超实施限购令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邮件|华为花瓣邮箱 App 新版测试:支持多账号登录,新增保护邮件活动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高智能方程式|为什么QQ飞车里能开蓝翔挖掘机?
- 扫一扫|微信安卓 8.0.18 正式版发布:『支付』改名为『服务』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