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左宗棠为何在功成名就之际再度抬棺出征?其实是背后隐藏无法逾越的心结( 四 )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
就在四年后他抬棺西征,在军营之中,左宗棠开始回想起曾国藩一生的林林总总,越想就越伤感,他们原来都是为了国家去斗,斗得伟大,争得无私!千古以来,如此争斗实在让人感动 。在给他儿子的信里,左宗棠说:“曾侯之丧,吾甚悲之 。”“从前彼此争论,……至兹感伤不暇之时,乃复负气耶?……”在失去了老朋友之后,他才明白损失这样的朋友该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 。为此,这次他一定要西征成功,报效国家,也使老朋友能够在九泉之下含笑安慰 。他们都为国家奋斗,未曾有过半点党争损害国家利益,相反在老友死后,他才明白,只有用这种继续与他奋斗的方式才是对好朋友最好的慰藉 。
在曾国藩身后,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后人极其照顾 。曾国藩死后五年,其子曾纪鸿因为家人病重,缺钱医治 。左宗棠送给他几百两银子,还在家书中这样回忆曾左友谊:“吾与文正交谊,非同泛常 。所争者国家公事,而彼此性情相与,固无丝毫芥蒂,岂以死生而异乎?以中兴元老之子,而不免饥困,可以见文正之清节足为后世法矣 。”
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74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 。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 。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 。
慈禧下诏书即派发各省:追赠左宗棠为太傅,恩谥“文襄”,赏治丧银三千两 。
就在慈禧太后下达诏谕后的一个夜晚,福州暴雨倾盆,忽听一声劈雷,东南角城墙,顿时被撕裂一个几丈宽的大口子,而城下居民安然无恙 。老百姓说,左宗棠死了,此乃天意,要毁我长城 。
左宗棠|左宗棠为何在功成名就之际再度抬棺出征?其实是背后隐藏无法逾越的心结
文章图片

左宗棠设立的福州船政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