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媒|阿里为何做不好文娱?( 二 )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凤凰网科技表示,目前,国家对于文娱综合领域、互联网行业的监管正在进一步加强,阿里此次退出或有这方面的考虑,也有主动降低市场风险因素。“传媒行业面临业绩和监管双重压力,尤其是影视行业的遇冷。在这种情况下,阿里选择退出也是规避潜在的风险。”
或许受当下的行业监管政策的影响,当阿里创投退出的消息传出后,芒果超媒的股价暴涨了近8%。截至9月24日收盘,芒果超媒股价为44.16元,总市值为826亿元。
阿里扫货拼出的文娱版图除了芒果超媒外,阿里在文娱领域涉足颇深。据凤凰网科技不完全统计,自2011年以来,阿里系在国内累计投资了超40多家与娱乐传媒有关的公司。可以说,从电影发行制作、广告公关,以及新媒体及传统媒体内容的生态,阿里都有立体化布局,且很多布局都是大手笔。
这其中,电影产业是重中之重。目前,阿里拥有三家影视制作公司,即阿里影视、光线传媒、华谊兄弟。与此同时,阿里还入股了万达影院,后者拥有全国最多的院线。在电影销售方面,阿里旗下的淘票票也有重要的市场份额。此外,阿里还投资了新片场、灿星文化、灵河传媒等,俨然完成了从影视生产制作、上线及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
多个爆款电影后面都有阿里的身影,如近两年出圈的电影的《哪吒》《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流浪地球》等,这些上座电影为阿里贡献了不少利润。但监管和疫情双重冲击下,今年以来华谊兄弟、万达电影股价大跌,与阿里入股时相去甚远,这也导致阿里损失严重。
在社交媒体方面,阿里陆续投资了微博、哔哩哔哩、小红书等,这也一度让外界诟病。去年,天猫总裁蒋凡与淘宝网红张大奕传出绯闻,但在微博这一社交媒体上并没有引起多少议论,这让网友吃惊不已,并指责阿里公关“左右”舆论。
此外,在文化传媒领域,阿里也扫货般地投资了《商业评论》杂志,著名科技媒体虎嗅网,以及第一财经、博雅天下、财讯集团、封面媒体,钛媒体、pingwest品玩等。
据阿里一位内部人士称,健康与文娱是阿里集团战略中的两个“H”:Healthy&Happy。而进军文娱行业,是阿里前掌舵人马云的梦想。从2013年开始,阿里就一直如扫货一般买买买。
尽管阿里雄心勃勃,也通过行业头部玩家来建构其自己庞大的文娱帝国,但近两年来,阿里文娱的坏消息不绝于耳。先是音乐版块的虾米音乐关停,再到近期高晓松卸任阿里音乐董事,以及在线视频版块的优酷在“优爱腾”的“大战”中被对手甩到身后,再到割肉芒果超媒,阿里文娱的颓势已然遮盖不住。
高层频繁变动,管理强势关于阿里在文娱领域的失意,目前众说纷纭。互联网经济观察家清波认为,文娱产业本质上是一个创意产业,出一个好的作品,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这与阿里倡导的 KPI 导向和结果第一相悖。所以,被收购的文娱公司员工,往往很难融入阿里强势的管理体系中,这些都会反映到业务层面。
以著名的优酷土豆合并案为例,在阿里强行并购前,优酷和土豆各自风格都十分明显,优酷也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合并之后,阿里主推优酷,并未让双方优势互补,反而是将土豆边缘化,结果导致优酷从行业第一掉队至行业第三。
据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今年4月,优酷月活用户数仅为1.1亿,而爱奇艺月活2.8亿、腾讯视频2.1亿。不仅如此,快手、抖音、西瓜视频等MAU都超过了优酷,阿里的在线长视频业务俨然被对手甩在身后。
此外,阿里大文娱的高管层亦是动荡不断。过去五年阿里大文娱轮换了三任总裁、十位核心高管,并更换三次战略。无论是俞永福、还是杨伟东,已至高晓松、宋柯,阿里文娱的高层层来来去去,业务却一直不温不火。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英特尔|阿里张勇辞任微博董事;任泽平建议印钱2万亿生娃
- 年货节|京东拼多多忙撒钱、阿里拼售后,电商巨头“春节大战”硝烟渐浓
- 广告词|致敬拼多多?淘特频繁抄袭拼多多,是否意味着阿里的创新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