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天猫推的新战略,营销噱头还是新风口( 三 )

【 dtc|天猫推的新战略,营销噱头还是新风口】在这些DTC品牌中,完美日记等的故事早为外界熟知,并且成功IPO。最新有望登陆资本市场的是跨境电商公司SHEIN。公开信息显示,SHEIN销售额已连续八年翻番,2020年营收近100亿美元,目前公司已完成E轮融资,计划近期提交上市招股书。
总部位于南京的SHEIN,被称为“中国最神秘的百亿美金公司”。“便宜、款式多”是SHEIN消费者都会提及的关键词,比如女装店服装价格大部分在5-20美元之间,不到ZARA一半。 它的成功很大程度来自直达消费者的渠道——早在2011年,SHEIN就利用网红联盟计划在社交网站上做推广引流,后来又邀请世界各地粉丝加入其计划,建立粉丝社区,由此实现了大众知名度。
同样,越来越多的传统品牌也加入其中。安踏集团总裁郑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数字化、DTC战略的深化,将是安踏集团未来最核心的工作。
不过,中国D2C品牌发展路径,与美国仍有着很大不同,也注定不会延续其在美国的演变路径。
dtc|天猫推的新战略,营销噱头还是新风口
文章插图
一方面,欧美很多D2C品牌大多采用独立建站引流方式,在欧美消费者看来,如果一个 DTC 品牌不具备自有独立网上销售渠道,以及不自带网络传播属性,就称不上是一个真正的 DTC 品牌。从流量属性来看,这属于私域流量的沉淀挖掘。
但中国市场却截然不同,消费者很少有在品牌官网购物习惯,很多品牌此前都曾自建电商渠道,但大多失败。拥有公域流量的大型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拼多多等,以及抖音、快手,才是D2C品牌可以依靠的平台。
借助D2C模式成长的完美日记、三只松鼠、三顿半、王饱饱等,他们都是以天猫旗舰店为基础,配合直播、小程序、小红书等渠道实现全域营销,让品牌建立与用户的强连接。
另一方面,汤文静认为,在D2C品牌需要的几项核心能力里,中国D2C品牌做得相对较好的是全域营销,用户数据洞察能力似乎都还比较欠缺。
其中最明显的区别,就是SKU数量的差异。某跨境电商高层人士林辉对此表示认同,从他观察来看,国外几乎所有D2C品牌都是奉行“精简SKU”原则,消费者只有“选择项”,甚至不少D2C品牌长时间只销售一款产品,但国内一般有成千上万个SKU。“表面看给消费者更多选择,但从品牌角度来看,SKU过多百害而无一利,比如库存会长尾,数据参考价值低,复购率低,用户体验、企业整体运营效率都不会高。”
这些问题,导致国内很多D2C品牌难以和消费者建立持久信任,但信任关系恰恰是D2C品牌的核心,也是解决复购率低的关键。“这会造成品牌热度很难持续维持在高位,在某个事件段冲到高点之后便持续走低。”吹雪就认为,“长期的用户忠诚如何做到,下一个新产品是什么,都需要更多思考。”
03、D2C高增长模式如何持续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D2C都伴随电商平台的兴起而兴起,更和消费升级、品牌年轻化、全域营销、各行业数字化来势汹汹等大环境的演变有直接关系。
在诸多人士看来,伴随数字化的演变,D2C在中国将在国内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平稳增长。“天猫是拥有最大公域流量的电商平台,从B2C向D2C转变,肯定是想率先抓住未来趋势,成为重要的参与者,继续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林辉认为,这是天猫在D2C上的“野心”。
在崔丽丽看来,作为产业链重要一环,对电商平台而言,数字经济时代的价值除成为流量端口外,更大价值应是用消费数据来引导前端——在天猫、京东们的传统B2C零售模式中,平台作用相当于是超级市场或者百货商店出租铺位并联合促销活动、会员管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