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互通|外链解禁的互联网,巨头们开窗不开门?( 三 )


因此,淘宝在微信上的链接跳转界面过于粗糙,可能也有淘宝自己的功劳。淘宝的微信团队或许会想办法即让用户看到信息,又通过一系列的方式造成体验下降,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去淘宝下单,而非使频率和使用时长更多的微信第三方,这样的产品形态需要长时间的尝试和磨合。
各巨头对平台的掌控能力还未达到自身理想状态,被动解禁外链后,阳奉阴违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自然将成为常态,互联网的流量互通将很长一段之间内停留在相互,而非一步到位的相通。
流量焦虑程度是巨头们互联互通执行力度的右天平,随着互联互通的持续进行,流量焦虑程度较高的阿里势必要与稳坐钓鱼台的腾讯爆出又一场关于外链的冲突。
写在最后
尽管互联网巨头们可能会对开放外链阳奉阴违,但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而言,开放外链杜绝流量垄断的目的已经初步达成,通过流量封锁形成生态垄断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
曾经独立平台在巨头们信息分发权的绝对控制下举步维艰,失去独立发展的机会,如今外链封锁的口子已开,中小平台有了更多成长的可能,产品力或将成为平台的第一竞争力,互联网行业的创新能力或许会得到质的增长。
【 互联互通|外链解禁的互联网,巨头们开窗不开门?】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