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用户|靠“裂变海报”1年涨粉1000万,思域还能这么玩?( 三 )
这样一来,在紧迫感的加持下,用户被转化的概率就大大提升了。
做「裂变」为什么要用企业微信?
很多人可能提到裂变就会想到「扫码关注公众号(服务号)」,但是,随着把私域作为经营必选项的行业越来越多,企业微信做裂变的优势也愈发明显。
对于很多高决策门槛的产品,比如保险,用户很难被公众号的推送内容直接转化。
这时,企业微信「一对一专项服务」的作用就出来了。
文章插图
可以说,越是高决策门槛的行业,越需要通过企业微信做流量承接。
此外,像瑞幸这样的高频产品,在企业微信群中也更有优势——每天能够多次发放优惠券触达用户,而服务号则是每天只有一次机会。
简单来说,通过裂变引入大量流量是不够的,企业还要能够接得住、接得好这些流量。
1)接得住:好友无上限
企业微信对「裂变流量」的承接能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来,企业微信本身好友上限高。
现在没有认证的企业和个人(就算你没有公司,也可以在企业微信申请一个“企业”),单号可以用企业微信添加最多 1000 个客户微信。
认证后,每个企业的好友上限直接提升到 5 万人。如果还需要添加更多好友,可以一键发起申请扩容。相当于是好友添加无上限。
文章插图
二来,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企业微信「活码功能」,高效承接裂变来的流量。
这个「活码功能」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指「群活码功能」。
管理员可在后台设置一个二维码对应多个客户群,用户扫码即可随机加入设定好的群聊。
文章插图
另一个功能是指「个人号活码」。
管理员可在后台生成「多人二维码」,并且可以设置自动添加好友。用户扫码后,即可被随机添加到不同的工作人员。
2)接得好:裂变效率高
要想高效聚集流量,单单把流量承接下来还不够,如果没有给「新用户」及时有效的反馈和互动,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用户来的快,流失得也快。
① 个性化管理:添加标签
简单来说,就是要对裂变来的流量「打好标签」,为日后留存转化做铺垫。
在企业微信里,管理员可以在后台提前配置好客户标签,以便成员给添加的客户打上企业标签,方便后续分类查看。
文章插图
以运营社为例,运营社的客户标签,除了常规的“一般、重要、核心”客户等级以外,还会根据用户来自不同的城市,标注不同的标签。
此外,如果借助第三方工具,企业微信还支持根据不同的裂变二维码,给用户打上不同的标签,方便分层管理。
② 人性化触达:欢迎语+自动回复
添加新用户后「及时有效」地触达,是裂变活动的最后一步。
通过企业微信的「好友欢迎语」,以及「入群欢迎语」功能,我们可以自动发送一段文字+一张图片/网页/小程序,能够让用户第一时间知道“你是做什么的,能够给我提供什么”,减少新用户流失。
比如,某保险公司的企业微信,对新用户设置了这样的欢迎语:
亲爱的 XXX,您好!我是您的专属健康保障顾问
[本文作者运营研究社,i黑马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U_quan)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