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燕国数百年默默无闻,为何一朝发力,就能搅乱整个战国格局?( 二 )


文章图片

(风云战国 乐毅)
乐毅还在前线冲锋陷阵时,燕国却后院起火 。当时五国联军灭齐只剩莒和即墨两座城市,齐将田单死守,一时难以攻下,但这时国内传来了燕昭王去世的消息 。燕昭王去世之后,其子即位,史称燕惠王 。燕惠王为太子时,就与乐毅有矛盾 。田单知道这个之后,便使用反间计,传言乐毅不克二城是因为怕战争胜利后手中的重兵被剥夺 。燕惠王果然中计,派骑劫代替乐毅,骑劫并无才能,被田单火牛阵大败,燕军一溃千里,燕昭王三十多年的地经营付之东流水 。
而燕惠王在位期间,对于朝局的掌控也不是很得力,即位七年之后,被国相成安君所杀,成安君立其子,是为武成王 。武成王时期,南部的齐国对燕国已经构不成威胁 。武成王志大才疏,开始挑衅西部的赵国,赵国以三座城池为代价,向齐国换来田单 。赵军在田单率领下,大破燕军 。而燕赵双方的战事,也从此展开 。
长平之战后,燕王喜又趁机对赵国用兵,但被廉颇大败,赵军反而围困燕都,最后燕国只能请和 。赵国因为背后有个不停捣乱的燕国,所以不断地对燕国用兵,燕赵之间连年征战,燕君一胜九败,大大削弱了燕国的实力,但也牵制了赵军抗秦 。
召公|燕国数百年默默无闻,为何一朝发力,就能搅乱整个战国格局?
文章图片

(荆轲传奇 剧照)
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之后,驻军于燕国边境易水畔 。秦太子丹想出险招,派刺客荆轲秦王,刺杀失败直接引来秦国大军 。燕王献出太子丹头颅都于事无补,燕军一路逃向辽东半岛 。前222年,王贲进攻辽东,俘虏燕王喜,持续八百年的燕国灭亡 。
文史君说:
燕国享国八百年,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一度也激荡起水花,但在更多的时间里默默无闻 。这与燕国当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燕国处于当时农耕文明仍比较落后的东北地区,在整体经济基础上国贫 。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燕国缺乏英明的君主,虽然英明的燕昭王一度使燕国强大起来,搅乱了战国的格局,但是无能的继承人使得燕国强盛昙花一现 。但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仍值得我们怀念 。
参考文献:
《史记-燕召公世家》 《战国策》
彭华:《燕国八百年》,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 。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召公|燕国数百年默默无闻,为何一朝发力,就能搅乱整个战国格局?】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