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论医疗产品实行订阅制的可行性( 二 )


加强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如果产品更新周期普遍较长,长到开发商都不知道用户需求在这个周期中是否发生转变,一旦大版本更新后用户反响不佳,开发商就会损失惨重。
而现在,只需要关注订阅用户数的变化,开发商就能清楚反馈更新的功能是否受用户欢迎,从而灵活地调整产品策略。
五、订阅制的缺点有哪些?当然了,订阅制的收费模式也有一些缺点:
考虑到订阅制的软件并非完全自主可控,并且数据往往不在本地,以及财务方面的资产申报问题,很多企业不太能够接受采购SaaS的软件。对于乙方而言,又会极大的拖长项目周期,带来较多的维护债务。
长期来看,订阅制的费用远远高于买断制。
人们天然地抱有一种「损失厌恶」心态,也就是失去一样东西带来的痛苦远高于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
很不凑巧,传统的订阅制模式正是在不断地强化损失厌恶的体验:通过付费订阅获得的只是应用的暂时使用权,订阅期限一到,用户便会被它拒之门外。
除非乖乖掏钱续费,不然大多甚至全部功能都会被禁用。失去使用权自然会使人痛苦忧虑,哪怕因此续费也会让用户产生一种被胁迫感,觉得个人自由受到了侵犯。
这种不自由感还体现在,买断制的软件用户可以心安理得地让它封尘,就像买书不读一样理直气壮;而订阅制软件就算不用,订阅费照样是要给的,让人为了避免「无谓损失」而觉得不用不行。
六、医疗产品能做成订阅制吗?
s论医疗产品实行订阅制的可行性
文章插图
【 s论医疗产品实行订阅制的可行性】在面向医院的医疗产品中,笔者负责的体检系统其实是整个大医疗系统中的一小环。其中,体检系统又可以细分为检前预约系统、检中体检系统和检后健康管理系统。
基于订阅制收费模式的优缺点,目前看来saas化的产品可以考虑做成订阅制,像笔者熟悉的检前预约系统和检后健康管理系统,检中系统基于本地化部署,以及需求的多样性,则可能向订阅制收费模式转换的阻力大一些。
七、总结订阅制应该和一次性付费两种模式应该长期并存,而非取代。Office 2016和Office 365便是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满足客户需求,占领市场的。
不同医疗产品的使用人群,使用场景等可能完全不一致,因此不能一概而论,还是应该根据实际的场景探索更合适的收费模式,本文仅为抛砖引玉,欢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
本文由 @张大猫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