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简述一下,日本“工匠精神”的底蕴

日本制造业在全球享有较高声誉,且具有非常强劲的竞争力与影响力。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于2014年发布的世界各国工业竞争力报告,在日本,全国260多万家公司中,百年以上的老店就有25321家,超过200年的有3939家,300年以上的有1938家,500年以上的有147家,甚至超过1000年的企业竟然也有21家,长寿企业数量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述一下日本“工匠精神”的底蕴。
【 匠人|简述一下,日本“工匠精神”的底蕴】第一、爱业情怀
日本匠人对待职业、对待自己的工作有着深厚的情感,很多人一生始终如一地钻研、守业,始终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升,由此产生的爱业情怀使其对职业充满虔诚的神圣感、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荣誉感。以丰田公司为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年收到的员工改良建议超过七十万件,员工参与率高达百分之六十五,平均每人每月超过两件。
第二、专业精神
专业精神在日本根深蒂固,从大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到可能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与分工,对工作人员的衣着打扮、工具器械、机器操作、制作流程等方面都有着严格规定。日本的树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用10年时间于1998年生产出世界上最轻的齿轮,只有十万分之一克,后来又生产出只有百万分之一克的“粉末齿轮”。这种齿轮有五个小齿,直径0.147mm,宽0.08mm,一粒米上可以放置一百个这种齿轮,其精巧程度令人惊叹。
第三、崇尚极致
日本工匠对于极致的追逐近乎偏执,工匠们“以完美和极致为荣”,这些匠人大多一生只专注于一件事、制造一种产品,对于手艺的熟练精巧有着严格的自律,绝不让有瑕疵的产品上市。日本很多中小企业崇尚“一技之长”,为世界各国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料及新商品的中高端复杂加工服务,其很多中间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非常大甚至是首位。日本著名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经营着十个座位的寿司店,是世界上最小的米其林三星餐厅,没有豪华的装潢,甚至没有菜单,不提供酒水饮料和小菜,只卖寿司。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寿司店,至少需要提前两个月订位,已成为日本工匠追求极致的象征。
匠人|简述一下,日本“工匠精神”的底蕴
文章插图
第四、美之追求
日本工匠非常热衷于将产品塑造成具有优美造型、蕴含文化底蕴,甚至具有艺术品的价值与审美,对于产品之美的追求,已经深深植入工匠们的血液与骨髓之中。日本著名的京铁四大堂号龟文堂、龙文堂、金寿堂与藏六堂工匠制造的铁茶壶,每一把壶身雕刻的图案仿佛在记载和述说一个个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故事,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第五、安分淡然
日本匠人受德川幕府时期“适得其所,各安其分”思想的影响比较深远,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着极高的耐心,往往能够一心一意精耕细作,全身心投入到技术钻研之中。比如“秋山木工”就有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在成为一名合格工匠之前,至少需要八年的学徒生涯,正是这种长期修身养性地训练,使得日本的工匠们养成了安分守己地从事木匠职业的心性。
匠人|简述一下,日本“工匠精神”的底蕴
文章插图
第六、心怀顾客
日本企业的产品研发部门在设计产品之时,往往是先从顾客、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思考产品能否为顾客带来更便利的服务,节约顾客的时间与经济成本等。产品在顾客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对产品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工匠一般都会细致无微地提供售后服务,并不断收集顾客对产品的意见与建议,在后期产品改造上,力所能及地进行修正与完善,力争为顾客提供100%的满意度。比如日本的丰田汽车系列就有非常多的人性化设计,本田StepWGN设计了纯平地板以及双开式的尾门,便于上下货及残障人士轮椅入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