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法庭|电商平台又在“杀熟”!看看同一产品,你买的价格比别人贵几倍?
网上购物已经成了许多人的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平台上订购自己想要的商品,也可以在互联网点外卖、订酒店。但是,当消费者在同一平台订购同一件商品的时候,却要比首次在平台上订购该商品的人所花费的价钱要更高。而电商平台利用个性化大数据杀熟则更为的明显。而最近胡女士也因电商平台杀熟的行为,将相关电商平台告上法庭。
文章插图
什么是个性化大数据杀熟?
什么是个性化?通俗的来讲,就是将用户的在该平台上的行为进行记录分析之后,将类似的商品推荐给你,与别人不带重样的。就比如说用户在平台上浏览一双运动鞋,但并没有进行购买。浏览了这双运动鞋的行为,则会被平台的后台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再根据用户平时的购买习惯,喜爱偏好,将类似于这双运动鞋的商品推荐给用户。久而久之,平台也就能够了解到用户的相关的消费习惯了。而在消费者页面呈现则都是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
那什么是大数据杀熟呢?也就是当一名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多次而又重复的购买该商品时,用户所花费的价格要比初次或者是很少购买该商品的人要高上许多,这就是大数据杀熟。就比如说用户很喜欢一款茶叶,于是在该平台上购买了多次的茶叶。然后,当某天发现自己身边的人在一样的平台,购买一样的茶叶的时候,价格却要比自己所购买的要便宜许多,那这位用户则就是被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了。
文章插图
用户怒将平台告上法庭
此次怒将电商平台告上法庭的胡女士,就是被大数据杀熟的消费者。作为多次在携程订购酒店的用户,却在某次订购携程上的酒店房间时,发现自己的价格要比别人要贵上一倍之多。胡女士认为携程存在着侵犯消费者的权益的问题,于是一纸诉状,将携程告上法庭。
文章插图
就在近日,胡女士告携程的案子也开庭了,胡女士从携程获得四千多的赔偿款,胡女士也为广大被大数据杀熟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好的榜样。而若是大数据杀熟的行为明年在深圳出现,那么相关平台则将要面临最高5000万元的罚款。
出现大数据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大数据杀熟呢?原因便是商家想用低价格去吸引新用户,以侥幸的心理去从老用户这获得更高的利润。大数据杀熟并非是明目张胆地进行着的,消费者是无法直接通过自己的手机就能够判别出自己是否是被大数据杀熟了。即使消费者在通过另一个手机发现了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往往选择的是不买或者通过另一部手机来购买商品,而并不是选择将平台上诉至法庭,违法成本较小,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商家的违法行为。
而个性化也是平台进行大数据杀熟的得力助手,通过个性化,电商平台可以推断出这名用户值不值得杀熟,这位用户所接受的最高的价格是多少,就比如说买一根鱼竿,鱼竿的价格是不等的,当用户要重新要买一只鱼竿的时候,相关的电商平台则会以不同价格将这根鱼竿重复的推荐给用户,以此来试探用户的价格底线,而现在的个性化早就不如当初推出那样的贴心用户,更多的则是成为了商家进行大数据杀熟的帮手。
文章插图
处理大数据杀熟的法律法规
针对于大数据杀熟的行为,中国于近几年也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法规以及施行的具体措施与办法,《电子商务法》就有明确的规定,电子商务平台是不被允许向消费者提供针对其消费者本人特征的消费选项,需要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之所以要制定这样的一条法律法规,是因为电商平台在精确的信息下会限制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冰块|黑龙江女子网上买小金鱼,到货之后冻成冰块,网友:起锅烧油吧
- 跨境电商|商务部:跨境电商5年增长近10倍,去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隐私|小米应用商店移除32位包必传限制,开发者可自主决定上传APK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