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本地生活竞争升维( 二 )


自身线上+非时效性的业务已经相当成熟,虽然受到了拼多多强劲的挑战,但淘宝、天猫仍然是占据消费者心智的电商高地;
在线上+时效性的购物选择上,阿里巴巴长期以来短板明显。饿了么在和美团的单挑中败下阵来,飞猪在在线商务市场中窘态明显,只有高德地图在面对百度地图的竞争时不落下风,最新的数据显示其用户数量已经4.8亿,这意味着其基本对全国的车主实现了全覆盖,这些都是消费力较强的消费者。
阿里巴巴旗下的生鲜电商平台盒马在进行“盒马邻里”项目的投入,消费者可以提前一天下单,然后第二天去自提点提货,并且还四次投资了社区团购公司十荟团,但整体上看在社区团购的赛道中销量有限,声量不足。
如今阿里、腾讯遭遇严重的反垄断制约,我们能够看到政策对于其边界的扩张(特别是金融和数据类业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阿里必须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也就是商业零售上挖掘更多的业务增量。
所谓“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意味着阿里将会在消费、生产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业务深化,其中如果缺乏了对本地生活的覆盖,缺乏对线上+时效性的覆盖,这样的消费互联网显然非常不完整。
02、更加高耸的壁垒美团一定要扶持第二个高频、高粘性业务。
以阿里财力的雄厚,一直是本地生活中最有财务实力的玩家。更重要的是,阿里具备很强的销售文化和基因,这在地推中本来是非常可以倚仗的能力。
但之所以在如此长的时间里,阿里巴巴都没能完成对美团的超越,反而还迎来了新的对手字节跳动凭借短视频的升维,其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可以预见比较坏的情况是,此时阿里再不拿出更大的动作,甚至有可能会被字节跳动再次超越。
这显然是阿里最高管理层所无法容忍的,但具体怎样去完成对美团的追赶甚至是超越,目前还看不出太多的端倪。
反观美团作为目前这个领域当仁不让的老大,在外卖业务开始稳定盈利之后,就立即切入到社区团购,继续烧钱抬高行业的竞争壁垒。
外卖作为美团目前阶段最核心的业务,虽然已经具备了盈利能力,但被反垄断的风险已经充分展示了出来,管理层需要承担很大压力。从整体考虑,一定要扶持第二个高频、高粘性业务。
据美团2021年一季报的数据,其财务情况受到社区团购扩张较大的影响。外卖收入、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企业整体的毛利率下降、负债金额增加(总负债从2020年1季度的312.15亿元上涨到661.93亿元),这导致美团必须进行一轮大额度融资,以继续扩张社区团购,并用无人配送降低外卖成本。
阿里|本地生活竞争升维
文章插图
外卖业务的好处明显:高频次、高粘性,坏处也很明显:难管理、低利润。2020年美团年度餐饮外卖收入达到66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净利润28亿元,同比去年翻倍。2021年一季度,美团外卖业务收入、利润持续高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2021年关于骑手待遇、算法压榨无休止的讨论。
美团自己是中间环节,想要多赚钱就必须从餐饮店和骑手身上想办法,这种利润增量必然有限。为此,美团开始探索无人配送,相当于自己下场送外卖。
完全依赖外卖作为流量来源并不明智。2020年社区团购业务兴起之后,美团也开始大规模介入。生鲜消费高频、贴近生活的特征可以为美团带来更多“高频打低频”的机会。
社区团购的推进过程中,标品成为了争夺的核心重点。巨潮此前在《卖油,王兴和黄峥的新赌局》一文中就有判断,美团和拼多多通过补贴售卖食用油(类似的还有鸡蛋)的方式,可以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同时,食用油的消费金额较高,可以帮助美团和拼多多做大营收增量,体现出成长性以吸引资本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