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税|医生们开始直播带货了!有人年入百万,也有人卖起智商税产品( 二 )
自称“首创基础代谢减肥法”的前大V邱医生,在19年被业内医生公开举报制造并贩卖假药,“各种代餐、减肥茶也很劣质”。
当揭秘补铁补锌是智商税、无良母婴店老板们欺骗消费者的医生们,也开始变着花样地吆喝着售卖同样的非OTC产品的时候,母婴店老板们也跟着挺起了腰板。在他们看来,带货补铁补锌产品,就意味着医生们终于“承认了母婴店的钙铁锌产品是有效的”。
“你要感谢医生带货,更要感谢这个时代允许医生有副业。不然,你一直是大家口中没有良心的母婴店老板”!
医生带货之后,还是医生吗?“医医爸爸”是某三甲医院医生,抖音拥有75.5w粉丝的他,是行业内最早带货的一批医生,“刚开始带货的时候,压力还挺大的,因为总有人来喷你、骂你,有各种奇奇怪怪、难以理解的指责声”。
来自同行和公众的指责不难理解。因为说服消费者们下单的,不只是深奥的专业知识、优质的产品或个人魅力,还有对白大褂这个符号多年以来积累的信任。
“我们发现医生自己的天然社会属性和职业属性使他们很容易获得信任,”张大龙向八点健闻分析,父母为孩子购买产品,一定是出于信任,所以品牌营销的关键在于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
“医生”,天然可信任,但这种信任显然属于群体。因此,医生带货,不仅是医生个人的问题,它还关系着医院口碑和医生群体形象。
对医院和整个群体来说,带货脱离了公共性,靠医院背书赚钱进自己腰包,如果出了事儿,还要共担骂名,风险太大。
现实中,带货的医生也的确要承受群体内的审视,一家健康类MCN机构的合伙人举例,“有几次,我们发了带货的内容,医生所在医院就找他谈话了,所以我们就停下了”。
而推广一些不合规的产品,更会成为医生升职的阻力,“很可能丢了前途”。
八点健闻了解到,浙江不允许公立医院医生带货。
在这个小的不足以称之为行业的圈子里,火热浮夸的带货行业的商业性与传统严肃医疗的公共性的冲突,无处不在。
有时候,就像人格分裂一样,手术台上的医生是医生,镜头一转,带货时的医生,还是医生吗?
成立于2020年6月的医韵健康是一家的年轻MCN,它的创始人们将医韵设定为“医生经纪人”,把变现的前景放在了科普引流,对接互联网进行导诊上。因此,他们坚持医生的职责是看病,“让医生带货,是让他们转行做商人吗?”
一家专注母婴领域的整合营销机构熊小婴的定位也是“医生经纪人”,但他们着眼于利用医生的专业知识满足消费者需求。它的创始人张大龙告诉八点健闻,“我们还是建议医生要在医院里,要坚持临床,要接触小孩子,否则他们就没有了根基”。
上述健康类MCN机构的合伙人告诉八点健闻,动机不纯、商业目的太强的医生,不在他们的选择范围内。这样的医生会有过度营销的风险,一旦出了事儿,公司甚至整个行业都要毁灭。
医生的商业价值和道德困境在社交媒体兴起以前,医生虽然被赋予了极高的权威性,但他是高高在上的,并不与时代发生碰撞和交融。
但是当社交媒体兴起医生成为网红大V之后,健康知识正在从医生这样一个小规模群体扩散向了普通大众。尤其在直播带货成为新的潮流后,医生成为了平台和mcn机构的不二选择。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求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过更健康的生活,并且有能力为之付费。而在所有拥有专业知识的群体里,似乎没有比医生,更专业,更值得信赖的了。
短视频平台积攒了几千名医生大v,其中只有约五分之一的人开通了橱窗。医生作为平台独特的影响力资源,可以为平台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推荐阅读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S阿里内部上线财务报税SaaS产品翱咔
- 苹果税|开发者的胜利!苹果将在韩国允许采用第三方支付
- 深圳大卖被责令改正!没有控制高额税前奖金
- 雪梨林珊珊|雪梨林珊珊逃税被罚后转型线下店,人满为患,这次会不会逃税呢
- 刘强东|电商一旦交税,淘宝数百万中小卖家受影响,京东或成大赢家?
- 补税|京东通知主播补税:收入350万,需要补缴103万
- 雷峰早报|?京东联盟紧急通知电商达人补税;中国移动将于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许家印元旦致信全体员工希望将保交楼进行到底|雷峰早报
- 京东联盟紧急通知电商达人补税;中国移动将于1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早资道 | 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