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网|跨境电商小巨头冲击港股,揭开行业"笑与愁"( 二 )


所以,向国外卖衣服确实赚钱,老板愁的是,衣服生产不出来咋办?
/ 02 /跨境电商的钱要看你怎么赚一位浙江诸暨地区纺织行业的老板对节点财经表示,做服装还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 敦煌网|跨境电商小巨头冲击港股,揭开行业"笑与愁"】该老板用夸张地口吻说:“卖到国外的单子,哦哟,真的是做都做不完的嘞。”
就像这位老板所述,跨境电商从国外跨国内(进口跨境电商)的大势基本已经过去,但国内跨国外(出口跨境电商)才刚开始萌发。国家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出口服装总额达71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4成,特别是5月,当月针织服装增幅近90%,主要是因为海外疫情导致的回流订单中针织服装订单居多。
而进口跨境电商大多数以母婴、食保、美妆、为主,但是这类产品竞争太激烈。
举个例子,跨境电商存在的首要需求是可以通过线上买到国外的东西,其次是物美价廉的买到国外的商品。
当大家都拥有进口能力时,在价格优势上中小企业远比不过京东、阿里等强大的供应链,甚至现在一些进口美妆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内卷”。例如一款旗舰店卖450元的CPB洗面奶,京东国际自营最低卖到过209元的价格,相当于打了5折不到,而你卖209,拼多多可以卖到195元,价格“卷”起来,只有大厂家能承担得起。
其次,服装、日用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物,在中国仍然存在人口红利,利润空间较大。
这位诸暨老板举例:“从设计图送到我们这里,师傅打样、确认好、订几千件量产、然后再发走,我们最快只需要一星期,而对于你们女孩子穿的ZARA这些国外牌子,他们的流程在一个月左右,而且我们的纺织品受认可的嘞,多的时候都是可能一件20元成本的衣服,摇身一变卖到20美元,你说利润大不大?“
另外,对于跨境电商来说,B2C的钱好赚,B2B钱不好赚。
目前,子不语、SheIn都做的是B2C,而最近同样要申请上市的敦煌网则做的是B2B。虽然敦煌网已是全球第二大中国跨境出口B2B电商平台,成立了17年,属于跨境电商行业的活化石。但2018年-2020年敦煌网实现营业收入1.18亿美元、1.79亿美元、2.31亿美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4312.5万美元、-472.9万美元、58.9万美元,2020年才勉强“扭亏为盈”。
敦煌网|跨境电商小巨头冲击港股,揭开行业"笑与愁"
文章插图
近三年,敦煌网的活跃买家数量分别为380万、487万和496万;GMV为13.61亿美元、14.93亿美元、18.65亿美元。说明每个买家的购买额仅为几百美元,这B2B做的,或许还没B2C购买力强。
敦煌网|跨境电商小巨头冲击港股,揭开行业"笑与愁"
文章插图
跨境电商确实能赚钱,但有人赚到了,有人坚持十几年勉强才能混个温饱,关键要看你怎么赚。
/ 03 /做跨境电商最后活下来的有何共同点?从有电商开始,跨境电商就开始发展迄今已经有20年了,这20年间有人赚翻,也有人在洗牌中退出。
节点财经总结出了跨境电商活下来且“活得不错”的公司的两个共同点:
第一,熟悉供应链整合,例如子不语和SheIn的成功之处都和供应链整合分不开。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服装生产供应链,从面料辅料选择到打样、生产等等,都有着更强大的支撑。
第二,熟悉推广营销这套流程。不管在哪做电商,基本套路都是选品、拍照、维护运营评价数据。国外还是网页购物比较多,所以需要SEO支持,进行社交流量推广,然后还可以在国外的社交媒体上进行一些类似于小红书、抖音的爆款种草,其实逻辑都一样。
有一位在上海提供SEO服务的供应商对节点财经表示,2018年之后,跨境电商客户要维护海外网站的需求增加,他还专门增招了6、7个英语、德语、日语专业的毕业生。该供应商直言不讳地表示,现在许多国外的电商网站店铺,很多都是中国人运营的,“因为外国人少,他们玩不来这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