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导语:“自选”作为金融类产品的基础功能,迭代至今已经非常成熟了。放眼望去,市面上主流金融产品的自选功能似乎都大同小异,但是体验下来会发现,细分领域下的设计侧重点却有所不同。
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文章插图
一、把握需求如果我们将“自选”转化为熟悉的C端功能,它类似于“收藏夹”、“关注列表”的概念,是用户管理交易对象的重要阵地。除了常见的管理对象(交易概念中称作“标的”)、管理分组外,“自选”还会存在对数据和使用习惯的管理需求。

  • 站在业务视角:券商的核心优势在于“交易”,所以业务目标自然为“交易”服务。“自选”相当于一张快捷交易导航,我们提供的诸多功能都是在帮助用户快速、便捷的调整这张表,直到它达到“为我所用”的程度。
  • 站在用户视角:不同交易习惯的用户,对自选的操作频率有高有低,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还需要让每一类用户都能用的顺手。
二、竞品调研1. A梯队:美港股券商,富途、长桥
  • 共同的设计侧重点:功能的组织符合用户心理模型,任务专一,功能精炼,不追求全面、追求使用效率。
  • 共同的弊端:“管理分组”的交互设计不够流畅。
富途“管理分组”采用的交互方案,初期学习成本是很高的,它虽然充分考虑了效率问题,却低估了用户理解上的困难。(截止本文发布前,富途最新版对现方案做了视觉样式上的更新,看来设计师也意识到了该方案目前存在着一些不够清晰的地方,期待后续交互上的迭代。)
长桥将分组的“新建、排序、删除、重命名”拆的很散,理解上不困难,操作起来较为繁琐。
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文章插图
2. B梯队:平台类产品,腾讯自选、东方财富
  • 共同的设计侧重点:相关功能尽可能的聚合在一起
  • 共同的弊端:当用户目前仅想完成一项任务时,产品每次都会同时提供多项任务,操作通常很难专注。用户不可避免的会多花些时间和好奇,来理解与本次操作任务无关的信息

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文章插图
3. C梯队:社区类产品,雪球设计侧重点:管理标的、分组与数据、使用习惯的设置完全分开
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管理本页股票”,在批量操作的场景下,底部栏却存在不能批量操作的选项
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文章插图
小结:对三类产品的竞品调研也验证了我们最初对需求目标的把握,为券商类产品设计“自选功能”,效率和流畅度是最关键的。设计目标明确了,接下来我们看看目前都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对应的解法。
三、问题与解法1. 当用户精准搜索一个标的,并将其添加至自选后,并不能在当前完成该标的的分组
如图所示,现在如果想完成上述任务,需要4步、且每次仅能将标的添加至1个组。优化后我们可以通过3步完成,且每次可以将标的同时添加至多个组。
(注:Snackbar虽然源于安卓原生的MD设计系统,在IOS并无此原生控件。但是随着二者在设计上日渐趋同,且控件的应用上也早已互通有无,所以Snackbar在IOS的使用,合理即可,不必纠结于平台差异。)
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文章插图
交互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