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二 )

【 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2. A功能和B功能在自选场景分别有两条触达路径,不过多路径的存在不但没有提升功能的使用体验,反而带来了不小的认知负担
关于“冗余路径”应该保留还是去除,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讨论这个争议的前提是:冗余路径虽然不是最优路径,但是满足了特定场景下用户的特定操作习惯。
当“冗余”只是冗余、没有任何增益时,也要敢于做减法;因为同时还需要考虑一点:出发前的选择越多,用户的决策时间越长。
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文章插图
交互关键点:
在业务方提出为同一个功能再添加一条新的路径时,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条新路径是为解决什么问题存在的。不解决问题的需求,大部分是对产品的无效堆砌。做好产品的“守门员”,给出专业的判断,是交互设计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3. 关于“自选”的设置功能,这里会讨论到几个典型的“欲速则不达”的交互问题
1)对功能的整理和归类,是我们为用户留下的使用线索。如果推理时间过长,说明线索的指向性出了问题。

  • 问题:将“管理分组”归至“设置”,分类不清晰;“数据项”Tab中的设置项没有根据相关性进行分组;
  • 解法:在“设置”中去掉“分组” ;数据设置项根据相关性进行分组 (指标→显示→排序)。
2)如果层级 1 包含层级 1.x,那么层级 1.x 的操作不应放置在层级 1 的认知区域。
  • 问题:数据项Tab的“默认数据”放在顶部导航栏,功能层级不匹配;
  • 解法:功能层级调整至匹配。
3)如果用户设置了一些项目,无法在预期场景看到对应的效果,应提前给与说明。
  • 问题:完成数据项设置后,无法在竖屏看到全部生成效果;
  • 解法:在数据项设置页顶部进行生成效果的说明提示。

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文章插图
交互关键点:
注重“效率”是没错的,比如上述case中看似有“效率”的Tab结构。但是这里面隐藏着更多的“清晰”问题。如果一个功能设计的让用户用不明白,也就谈不上“效率”的提升。
4. 最后一个case我们看下互联网产品中最常被忽视的细节-文案场景1:批量管理标的。
文案问题:按钮表意都是“删除”,带来的实际结果是不同的,存在歧义。
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文章插图
场景2:数据项设置。
文案问题:没有进行规范化处理,增加了选项的理解难度。
标的|如何为券商类产品设计流畅、高效的自选股功能?
文章插图
交互关键点:
很多时候,一套语义清晰、逻辑顺滑的文案,可以等价于某个功能优化的迭代周期。实际功能点不变,只是替换文案,就能让用户用的清爽明白。这样的“好买卖”,却一直被严重低估。
四、总结思考遇到同质化较高的需求重构时,初期应扔掉“套路”思维,从用户视角、业务视角推导出主要设计思路。带着问题去分析竞品,推敲竞品在此类需求设计上的精细差异。不要对行业top给出的方案习惯性盲从,要经过思考和反复论证,推导出最适合自己所负责产品的交互方案。
当设计深入到细节,出现了可A可B的选择时,回头看看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推导出来的设计目标。重新评估A/B方案是否符合目标、是否有助益于实现目标。没有太多“怎么设计都可以”的方案,从我们的选择中,也透露了决策的倾向。只是我们需要时刻确认这种“倾向”在整体逻辑中是自洽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