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容社区变现难,是流量侧掣肘,还是行业侧竞争?( 四 )
这个边界的特征是,电商业务优先在社区内消耗流量,而一旦越过社区独立获客,就会拉升成本。
有些社区忽略了这个边界,过多启用独立电商打法去做电商业务,甚至想打造一个独立行业平台,那么社区变现就遭遇极大挑战。加之如果是自营电商,整体供应链成本高昂且控制环节众多,那么亏损就不可避免了。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比如最早美图秀秀转型为社区后的电商业务变现、宝宝树的母婴电商等。
另外,基于这个边界逻辑出发,在内容社区电商(自营)业务变现前期,注定了它是个小而美的业务,除非社区打破自身定位,将电商定位前置。
有人可能会想,为什么不可以加大社区对外投放,通过放大社区流量来提升电商规模呢?
因为内容社区的运营打法是优先为社区引流,然后再通过内容种草转化电商消费。单纯从电商这条线看,没法像电商平台那样让用户高效触达商品,进而通过竞价广告及消费佣金变现。换句话说,在同等投放规模下,内容社区的整体电商变现效率不如独立电商平台高,但并不妨碍独立品牌在内容社区制造流量高地变现,比如一些品牌喜欢投放小红书。
不过基于目前内容社区的现状,也不是没有可能打破这种边界限制,目前来看典型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在社区内通过盘活达人经济,通过规模化社交提升流量分发效率,叠加公域与私域的双重打法,做内容带货或者直播带货,打破变现效率约束,这种做得比较好的是B站、快手,属于从电商形态上突破。
另一种是彻底破圈成为高频大众内容平台,进而通过流量增长带动电商消费,属于从流量形态上突破,B站、知乎、小红书都已经不同程度的破圈,但目前看商业化变现效率参差不齐。
四、最后不得不说,内容社区们太难了,自身变现问题尚在努力解决,还遭遇了来自泛内容平台的流量争夺压力,尤其是抖音、快手这类短视频平台。以抖音为代表,碎片化的短视频内容正在入侵各个垂直内容领域,给小而美的内容社区造成了流量虹吸,业界舆论也开始质疑很多社区的内容竞争力。
以旅游行业为例,各类旅游达人在选择内容平台的时候,主要考虑两大因素:一是平台影响力以及对于达人的加持(带火)能力,二是平台是否提供更大的变现空间。
在这方面,垂直旅游平台(比如马蜂窝、携程社区等)面对抖音强大的流量背书及商业化合作体系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处于劣势。而来自达人的内容创作又是社区关键的内容资源,垂直社区全面承压。这个话题就不开展开了。面对这种压力,我们也只能期待各行业社区都能够打造与强化自身的内容壁垒。
有句话讲:互联网的尽头是内容,但如果内容无法有效变现,互联网公司也会止步于内容,内容社区面临的挑战并不小。
#专栏作家#作者:木一;公众号:商业化VIEW,定期推送商业化研究报告。《从零开始打造商业化产品》作者。
本文由 @木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行业|内容社区变现难,是流量侧掣肘,还是行业侧竞争?】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知识店铺|百度文库:知识店铺开店量突破50万家,发布亿元优质内容激励计划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出行|网约车监管平台发布去年 12 月行业运行情况
- 弹幕|弹幕文化发展至今,内容形式即将来到图片阶段
- 棒球|苹果加码流媒体内容布局 与MLB进行转播权谈判
- 天猫|电商行业怎么了?大批商家退出淘宝,4个原因很现实
- 海珠|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
- 网吧|广州海珠:快递、网吧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免费测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