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日本特务曾策动段祺瑞组建“华北国”

【中国近代史|日本特务曾策动段祺瑞组建“华北国”】“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接着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 。为了配合军事侵略行动,日军在华北各地建立了特务机关,一时间日本特工人员遍及华北城乡 。他们指使一批政坛失意的军政要人及其他三教九流组成“第五纵队”,公开支持日本侵华,为日军的侵略行径摇旗呐喊 。
早在日军侵占山海关时,日特人员就策动在野的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出来组建“华北国”,以便将华北分离出去,脱离南京国民政府,只因蒋介石以师生之礼将段接到南京,阴谋才未得逞 。继之,日本特务机关开始网罗汉奸为其侵略服务,策动号称直系吴佩孚小内阁的白坚武(前吴帅府的财务厅长)和代表皖系的前湖北督军兼省长张敬尧等人在津会晤,谋划直皖两系联合反蒋,宣布建立“华北国” 。但因张、白二人各为其主,互不相让,最后只好分道扬镳,致使日军方的阴谋落空 。
此后,日特人员唆使白坚武与何庭鎏、张志谭等人,利用他们与河北省主席于学忠个人的特殊关系,劝诱于宣布河北省“独立” 。计划落空后,便策动于部之师长杨紫震、旅长马廷福发动了叛乱 。杨、马二人在日军方捏合下弃仇和好,纠结匪徒2000余人,于1933年3月在天津西站发动叛乱,然而遭到痛击而惨败,马等逃至葛沽策动驻葛沽团长张冠英部哗变,惨败后张只得弃职逃匿日租界 。
1933年5月,日特人员又鼓动奉系军阀张作相与张敬尧合作,策动旧军阀的军队在北平发动兵变,制造日军干涉口实,以便在日军配合下内外夹攻,一举攻下平、津,建立以吴佩孚为首的“华北国” 。由于吴不为其所动,张敬尧又遇刺身死,结果阴谋付之东流 。
一连串的阴谋叛乱失败,引起了关东军、驻屯军的关注 。土肥原贤二与三野友吉再次奉命负责策动一次大规模的叛乱,这就是1935年6月27日的“丰台事件” 。这一事件的前台人物是石友三、白坚武 。他们以“正义社”成员为骨干,计划在丰台发动兵变后攻占北平,宣布“华北国”建立 。为此,白、石等人在津组织了“华北正义自卫军”,白自任“总司令”;勾结北平军分会所属铁甲车大队第五第六两个铁甲中队;安排潘毓桂在北平城内策应;派遣两三千便衣队潜入东交民巷,令其在铁甲车冲进前门、炮击西长安街军分会时冲杀出来,攻占军分会和其他重要机关;约定驻东交民巷的日军此刻立即出动示威,日机也进行“示威飞行”;潜在华北各地的反动武装届时一齐出击,攻占各地中国党、政、军机关 。经过一系列布置后,6月26日夜间,60多名汉奸(内有日本人)由天津乘快车到丰台指挥督察这场叛乱 。不料27日的叛乱一发动就遭到中国军队的迎头痛击而失败,铁甲车六中队队长段春泽等三人被捕枪决 。
丰台叛乱失败后,川岛芳子开始在津广交各界人士,招兵买马,被她先后收买的有沧县的刘佩臣、天津的赵德谦、曹华扬、刘秀山,武清的柳小五和自称吴佩孚干儿子的刘琨等为首的土匪队伍 。在多田骏的主持下,川岛芳子纠合郭希鹏(北平军分会前骑兵师长)、张权本(北平军分会铁甲车材料厂厂长、前丰台叛乱主谋人之一)、洪维国、马金城(前东北军失意军官)等人于1935年11月上旬成立了“华北民众自治委员会” 。12月又建立了进行暴动的“华北民众自卫军”,川岛芳子自任“总司令”,前热河财政委员会副委员长关庆麟任“副司令” 。其编制为:第一、第二两军,北平、天津两支特别行动队以及第一、第二两路军,辖七个支队 。他们计划在1936年元旦前接管有日军配合的市、县政权 。天津有日军配合,保安队中又有被收买的要人,故拟定先接管天津,由此形成“华北五省的民众,无不毅然兴起,为自治先导,作本军(自卫军)前驱”的局面,在占领河北、平、津后宣布“华北国”建立 。然而这帮人在12月间佩戴“敢死队”袖章冲上天津街头狂叫“自治”时,被民众打得抱头鼠窜,使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依其暴动而建立“华北国”的阴谋化为泡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