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日本新右翼:军人残酷行为不必入教科书


文学|日本新右翼:军人残酷行为不必入教科书
文章图片
百田尚树
【文学|日本新右翼:军人残酷行为不必入教科书】感伤的战争描写 , 激烈的反华反美情绪 ——日本新右翼文化及其代表人物百田尚树
编者按:为揭示当前中日关系陷入低谷的原因 , 南方周末4月10日介绍了当前日本政坛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向 , 这就是日本新右翼的崛起 , 以及它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破坏性影响 。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日本新右翼 , 特别是它的文化核心 , 以及对当今日本社会的深刻影响 , 本期我们向读者介绍新右翼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百田尚树 , 供大家鉴别、参考 , 以达知己知彼之目的 。
自从《永远的零》的作者、小说家百田尚树被安倍晋三首相任命为日本广播电视台经营委员后 , 人们说到他时 , 更多地提到的是他与广播电视的关系 。在大多数男子喜欢留长发的日本 , 百田在外表上保持着光头党的打扮 。光亮的秃头 , 让人能立即忆住这个广播作家、小说家的形象 。
和三岛由纪夫等老一代右翼文人比 , 百田具有同样的语言上的锐利 , 但单看外表的话 , 形象就差了很多 。三岛练过健美 , 喜欢雕塑艺术 , 他的理想是表现男人的阳刚之美 , 充满帅气 。石原慎太郎 , 年轻的时候尚有三岛遗风 , 但现在毕竟81岁 , 马上就要奔82岁的人了 。他的小说写得也不错 , 但不能听他说话 , 一口东京腔也就算了 , 专找恶心的词为干涩的语言添加特色 , 骂女人、贬低邻国的内容更是俗不可耐 。
百田投来的目光让人能觉察出一种伤感 。憧憬战争 , 表现爱国是所有右翼文人的共同特点 , 但到了百田阶段 , 他们心里那么伟大的战争 , 却已经变成最终要接受战败 , 不得不苟延残喘的结局 , 战争开始变得伤感与无奈 。百田的小说、思想暗合着日本社会上的这种心态 。但是 , 右翼又发誓要阻挡这不断的沉沦 , 至少要在语言上表示出一些强势 , 于是百田的小说、百田的演讲又总能在干涩和嘶哑中 , 让人听到一种歇斯底里 。
百田表现出的新右翼特点 , 具有“爱国”“爱战争”的内容 , 但已经和三岛、石原不太一样 , 最多给人留下了一些伤感 。
《永远的零》
三岛由纪夫29岁的时候 , 长篇小说《潮骚》摘取了新潮社文学奖;石原慎太郎更是在上大学的时候 , 小说《太阳的季节》一举获得了日本文学界的最高奖——芥川奖 。相比之下 , 百田尚树到了50岁 , 才写出了《永远的零》 , 而且也还是让主流的文学奖与自己擦肩而过 。
在出版小说《永远的零》之前 , 百田找过不少出版社 , 但基本上用不了几天 , 就会被退稿 。2006年一家小出版社“太田出版”算是把书印了出来 , 那时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小说在后来的几年里能卖到400万册 。
和三岛、石原宣扬的伟大战争、男人的阳刚之美不同的是 , 百田在《永远的零》里 , 写的宫部久藏是个“海军航空兵里最胆小的家伙” 。小说中的原海军少尉回忆宫部时 , 就这么直截了当地说 。
这个评价与小说的主人公佐伯健太郎、健太郎的姐姐庆子想象中的自己的爷爷有着巨大的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