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晚清乡土历史教科书仍可谓今日之楷模
文章图片
【乡土|晚清乡土历史教科书仍可谓今日之楷模】若论近代以来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历史教科书所发挥的作用自是居功至伟 。晚清历史教科书诞生于新旧革命之际,恰逢东西文化交汇之时,在传播新史观、扩展新史实等方面贡献尤多 。晚清乡土历史教科书更是独树一帜,它重视学生心理特质,取材地方历史文献,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却很少为世人所了解 。
先修身后治国、积乡史成国史自是传统历史教育的精华所在 。在各级学校教育体系中,重视乡土历史成为小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晚清政府的教育工作者对此十分认同 。据1903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所载,小学一、二年级历史课应着重学习乡土历史,要“采本境内乡贤、名宦、流寓诸名人之事迹,令人敬仰叹慕、增长志气者为之解说,以动其希贤慕善之心” 。对于小学生来说,活动范围有限,知识积累不多,从周边熟悉的人和事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是非标准、历史观念,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晚清乡土历史教科书正是适应这一学校教育要求而出现 。
重视地方特色,反映乡土风情,鉴古知今,成为晚清乡土历史教科书的鲜明特色,编者对此多有心得 。据《江苏乡土历史教科书》编者所述,江苏省自古民风俭朴、勇敢尚武,而近代以来,民风日竟奢靡,文风日渐疲软 。因此,该教科书重在收集历史案例,阐释古代江苏民众的尚武俭朴,教育今人 。如第一册主要讲述西汉之前江苏地区历史,重点描述地方先贤的文治武功 。鉴于吴国历史地位重要,影响深远,该书对此浓墨重彩,分篇论述吴国的政权勃兴、学术发达、人才兴盛等内容,以此启迪后世 。而《安徽乡土历史教科书》则旨在突出安徽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的特点,并据此选材编排课文内容,特别重视发生在安徽地区的历代军事战争,强调安徽为守护江南的天然屏障 。该教科书第一册共18篇课文,编者设“西周之区画”、“秦代之区画”、“楚汉之际之区画”3篇课文,详细论述不同历史时期安徽的战略地位,占整书篇目的六分之一;又设“吴楚之争皖北上”、“吴楚之争皖北下”、“淮南吴楚之战争”、“江岸吴楚之战争”、“皖南吴楚之战争”5篇课文,讲述吴楚战争在安徽各地展开的具体经过,阐述安徽对于苏、鄂等地历史政权巩固的重要作用 。至于《湖北乡土历史教科书》重视湖北特殊省情,即交通便利、人才兴盛,于该书中设置“汉末贤人之隐循上”、“汉末贤人之隐循下”、“诸葛武侯事略”、“刘表之镇襄阳”等篇,通过阐述历史人物事迹,开启湖北学生之学习志趣 。由此可见,晚清乡土历史教科书,大多依据省情特点,因地制宜,有选择性、有重点地剪裁史料,勾勒各个区域发展历史特点,展示不同地区的历史沿革,让学生对乡土历史有具体的认识,以便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风土人情差异明显,乡土历史教科书对此也多有呈现 。直隶地区为清朝统治中心,战略位置重要 。可是近代以来,列强侵略不断,该地区自是深受其苦 。《直隶乡土教科书》编者有感时事,重点选择历史上杀敌报国的历史事迹,编成课文,教育学生,意图启迪民众爱国热情 。如该教科书第一册,全书六分之五课文均为历史人物抗敌事迹的特写,如“荆轲刺秦王”、“项羽巨鹿之战”、“韩信之背水阵”、“李广之守边”等 。广东地处南方,经济发达,民众富庶 。《广东乡土历史教科书》重在阐述广东区域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对于广东历史上重要事件往往浓笔重彩 。如该教科书第二册专设“南汉始末一”、“南汉始末二”、“南汉始末三”、“南汉之疆域”、“南汉之人物” 5篇课文,详细南汉政权发展历史,几占全册篇幅的三分之一 。
推荐阅读
- B站|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B站、快手跌超5%,均创历史新低
- 二维码支付|历史新高!元旦假期银联网络交易总额达1.32万亿元
- 笔数|创历史新高!银联网络元旦交易总金额达1.32万亿元
- 影视剧|最严新规来了!短视频剪切影视剧被禁,3分钟看完一部剧或成历史
- 双12|国家邮政局:今年“双12”业务量再创历史新高
- 虚拟世界|25 年历史终结,亚马逊宣布关闭其网站排名平台 Alexa.com
- 腾讯|恒生科技指数创历史新低:阿里、京东、B站跌近 5%,腾讯跌 3%
- 快递|843388!又创历史新高!原来平湖人这么能买!
- 数据库|历史上的五大数据泄露事件,你知道几个?
- 乡村|扎根乡土,农村电商成为新一代的"务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