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秦观:不小心成了“万人迷”( 三 )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秦观在任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教授时,曾写下一首《水龙吟》,其中有“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的句子 。这本是一首艳词,居然也成为党争的把柄,被对手斥为“高高在上,岂可以此渎上苍!”
元祐七年(1092年),秦观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升迁的机会,不到两个月就以“不检之罪”被弹劾,原因还是抓住了他词作里的男女情事 。
接二连三的政治迫害,使秦观大受打击,他把字改为了“少游”,表露了淡泊闲适,归隐山林的志向 。然而形势不由人,此时他已难以自主 。
绍圣元年(1094年),更严酷的风暴来临了 。从此闻名天下的才子秦观,沦为一个地方小吏,为了排解心中的愁闷,他常去佛寺与僧人谈禅,并为他们抄写佛经 。小人们却诬告他妄写佛书,结果再次获罪,被“削秩”,迁移湖南郴州,至此他被朝廷彻底弃置了 。
这还远远不是终点,此后秦观又被贬,最终到了广东雷州,与被贬琼州(今海南)的恩师苏东坡已是隔海相望 。
绍圣三年(1096年),秦观在被贬途中路过湖南衡阳 。衡阳太守孔毅甫是他的好友,留他住了几天 。时值春末,阳光灿烂,秦观独自在湘江边上徘徊,看着春光美景,想着“韶光流逝,春来春去”,写下了《千秋岁》一词 。当孔毅甫看到“镜里朱颜改”一句时,大惊失色道:“你正值盛年,为什么说出如此悲怆的话呢?”
孔毅甫的话不幸一语成谶 。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后,秦观被召还湖南衡阳 。走到广西藤州时,他饶有兴致地游了华光亭,还梦见自己填了一首词,第二天醒来时说给别人听 。可能是讲得有些口渴了,他想喝水 。谁料当把水取来时,秦观看着那水笑了起来,就在这笑声中,一代才子溘然长逝,终年52岁 。
早在广东雷州时,秦观似乎就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亲笔写下了一首挽词,诗中描写了自己辞世的情景:“官来录我橐(音同驮),吏来验我尸 。藤束木皮棺,藁葬路傍陂 。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 。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
听到秦观去世的噩耗,苏东坡悲痛欲绝,两天吃不下饭,流泪说:“当今文人第一流,岂可复得?哀哉!哀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