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战|1943年鲁西日军细菌战大惨案始末( 三 )


据战后日军59师团防疫给水班卫生曹长林茂美供认,1943年正是日本昭和十八年,其发动的细菌战便以“十八秋鲁西作战”为代号,不仅没有出现细菌两字,就连军方往来通信,下达命令,也全部用隐语 。对配合执行作战的海陆空军官兵也严加保密,除少数高层人员外,其余官兵包括具体操作人员均不知自己所为 。日军战败后,山东细菌战部队在日军大本营的关照下销毁罪证,派人携带相关资料潜回日本本土 。
1953至1955年,在我国关押的参与鲁西细菌战的一些日军上层分子和具体实施者,陆续交代了他们的罪行 。日军59师团士官矢崎贤三供称,1943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奉命而决卫河堤,同时向卫河中撒了霍乱菌,利用正在泛滥的河水蔓延 。然而对于当时的鲁西人民来说,绝大多数人当时并不知道,霍乱竟是日军实施的一场细菌战 。
【细菌战|1943年鲁西日军细菌战大惨案始末】据统计,日军在侵华期间,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细菌战 。1939年,中苏蒙边境的诺门罕细菌战,导致1300多人死亡;1940年发生在浙江的鼠疫战,造成约10万人死亡;1940年,发生在湖南常德的鼠疫战,有名姓的共死亡7643人;1942年发生在内蒙临河、五原鼠疫战,死亡586人;1943年,山东卫河流域“霍乱作战”死亡人数达42.76万人 。据日俘交待,1943年“霍乱作战”是五次侵华细菌战中规模最大、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细菌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