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国|日本中国通:现在的日本人没胆子打仗

现在的日本人没有胆子打仗 。我的意思是不一定对中国,跟其他国家也一样 。这个可能是二战的后遗症 。
“中国人和日本人完全不一样 。中国人是大陆民族,日本人是岛国民族 。大陆国家人民的想法是多元的、文化是多元的、语言也是多元的;而日本看起来很多元,但实际上是一个很单元化的国家 。”
《读卖新闻》,发行量1000万,日本第一,世界第一,如果考虑传阅率,那么平均三四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是它的读者 。
在一个微雨的午后,我们步行来到位于东京都的“读卖临时总部”(真正的总部正在翻修) 。我们采访的对象是《读卖新闻》数一数二的中国通、做过四任驻华采访人员的滨本良一 。
对于这样一个近距离、长时间观察和报道过中国的日本媒体人来说,我们很想知道他内心中对于中国、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真实看法,于是在一间略显局促但非常“媒体范儿”的会议室里,我们开始了这次采访:
“日本是一个单元的国家”
《京华周刊》:滨本先生在《读卖新闻》也是老牌的“知华派”了,你曾在中国工作过很长时间,从你的观察看,中日两国最大的异和同是什么?
滨本良一:最大的异就是看待事情的想法,中国人和日本人完全不一样的 。可以这样说,我一直认为中国是大陆民族,日本是岛国民族 。大陆民族特质是什么呢——就是多元:大陆国家人民的想法是多元的,文化是多元的,语言也是多元的 。最典型的事情是中国人能接受特区,比如香港就是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能接受,但日本(恐怕难以实现),我一直有个想法,日本也应该有特区……
《京华周刊》:但人们一般认为日本已经很自由和开放了 。
滨本良一: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日本看起来很多元,但实际上是一个很单元化的国家 。贵国不一样——即便只有一个执政党,可是下面的民众、社会还是多元的、不一样的 。所以看起来多元的社会可能是单元的,这是我的感觉和观察 。
《京华周刊》:据我所知,日本政府的网站每年都要公布一次日本国民“最亲近国家”的民意调查,对中国的亲近度从上世纪70年代基本一直处于上升状态,最高时达到78 。6% 。直到1989年,出现了一个大滑落,现在只有20% 。有人说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强大了,日本国民心态失衡所致,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滨本良一:这个原因肯定有 。普通的日本人也注意到我们隔壁的大国现在经济上已成了强国 。过去两千年,鸦片战争之前亚太的秩序是怎么样的?是由中国主导的——我们称之为“华裔秩序” 。日本一直都是朝贡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差不多 。但之后,日本变得更独立些,但一直对贵国的文化和历史很崇拜、很重视 。所以古日本,特别是奈良时代,领导人很重视向贵国学习政治还有其他文化,这个时期从7世纪一直到大概13世纪 。
可是近代就完全不一样了,日本明治时代以后就开始向英国、德国学习,二战以后向美国学习——我们是有这样传统的民族 。虽然目前还有很多日本人,比如知识分子非常重视《论语》和其他古代典籍 。但二战后,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不重视经济发展,导致普通日本人很看不起中国 。在日本人眼中,一方面“中国社会很落后”,但另一方面也觉得中国古代文化很了不起 。
《京华周刊》:这种“失衡”我觉得是一个负面的词,前原诚司前外相提出的对华贷款援助的问题,说“为什么给一个富国钱”,这是不是实际上也反映了日本民间的一些声音?
滨本良一:这个事情我觉得很复杂 。比较重视中国的人一直说,现在中国还是比较穷,我们应该还向中国提供贷款 。而比较反对的人则说,现在中国GDP是全球第二,所以已经不用了,而且中国本身也向其他国家提供贷款,比如非洲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