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爱好者|我为什么喜欢集邮?那是电话、手机、社交软件无法取代的美好!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每一枚邮票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既有使用和欣赏价值,又有收藏和投资价值 。2020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面调减邮票发行量 。对此,不少藏友可能会表示疑惑,为什么要减少邮票发行量?邮票是不是已经过时了?未来邮票市场又将何去何从?
集邮爱好者|我为什么喜欢集邮?那是电话、手机、社交软件无法取代的美好!
文章图片

为什么邮票值得收藏
方寸之间,见证历史 。集邮,首先是一种陶冶情操、益智交友的爱好 。正如有人喜欢收藏古画系列的邮票、有人偏爱弘扬传统文化题材的邮票,因为纯粹的喜爱而收藏,这对于个人来说最具收藏价值 。
但对整个市场而言,收藏价值只能依据市场价格而定 。比如题材影响力、发行数量、设计水准、印制工艺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大众的需求,需求越大,自然收藏价值也就会越高 。比如“80版”猴票的升值神话,便树立起生肖邮票在新中国邮票中最为重要的市场地位 。
集邮爱好者|我为什么喜欢集邮?那是电话、手机、社交软件无法取代的美好!
文章图片

相对而言,懂邮票和集邮的人毕竟是少数 。特别专业的集邮爱好者对邮票的研究非常深入,包括齿孔度数、印制工艺、版别等都有详细的研究,而且会通过制作专业的邮集来展示集邮的成果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更多关注的只是邮票图案、邮票背后的故事等 。
每一套邮票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知识,如果能把每年发行的邮票知识都了解清楚,对于提高文化素养是非常有帮助 。现在很多家长也会给孩子预订邮票,让青少年很容易了解到我国的发展成就,深受大众喜爱 。
集邮爱好者|我为什么喜欢集邮?那是电话、手机、社交软件无法取代的美好!
文章图片

来自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的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达4万余人,博物馆外出巡展的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观众的年龄结构也从中老年向年轻观众转化,以家庭为单位的观众越来越多 。
作为邮政历史的记录者和展现者,邮政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邮票博物馆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馆内藏有8000多件邮政历史文物,30多万种逾亿枚中国及世界各国的邮票和相关文物,向观众展示着中国100多年来邮票发行的历史和世界各国的邮票 。
集邮爱好者|我为什么喜欢集邮?那是电话、手机、社交软件无法取代的美好!
文章图片

【集邮爱好者|我为什么喜欢集邮?那是电话、手机、社交软件无法取代的美好!】无论是从历史角度、文化角度,还是投资角度来说,邮票都是一项不错的收藏品,不仅承载着情怀,背负着历史,还有同样巨大的潜力和增值空间 。或许近年来网络的发展占据了邮票的使用市场,但同样邮票仍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是聊天缓存、电子邮件、电话录音、或者短信记录都取代不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纪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