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在《八佰》坚守之时,夜过苏州河的贵州军人!两支军队,有着一样的任务

据猫眼专业版显示 , 截至8月25日零时 , 电影《八佰》票房突破10亿 , 2020年首部十亿票房电影诞生……
八佰|在《八佰》坚守之时,夜过苏州河的贵州军人!两支军队,有着一样的任务
文章图片

▲淞沪会战闸北战场
所谓的最后一块阵地 , 就是四行仓库 。那时的四行仓库 , 南面紧挨苏州河 , 东面是英美等国控制的公共租界 , 西面、北面已被日军占领 。
这幢钢筋水泥建筑占地0.3公顷 , 宽64米 , 高25米 , 最初是4家银行存储贷物的联合仓库 , 墙厚楼高、易守难攻 。当时从前线撤退到四行仓库参加掩护的524团一营共420人 , 为迷惑敌人 , 副团长谢晋元沿用团号对外称有800人 , 八百壮士由此得名 。
524团坚守阵地的过程中 , 日军多次组织兵力进攻四行仓库 , 但均被顽强击退 。日军调来飞机在仓库上方盘旋 , 试图通过投放炸弹和使用重型炮火来攻击 , 但因为害怕误炸公共租界 , 引起英美等国家不满而最终放弃 。
八佰|在《八佰》坚守之时,夜过苏州河的贵州军人!两支军队,有着一样的任务
文章图片

▲2015年的上海市吴淞口水域一角 , 抗战爆发后 , 日军从吴淞口登陆打到上海市区
苏州河畔的激战 , 不止军人是主角 , 普通的中国市民也冒着弹雨 , 完成了一次民族尊严的保卫战 。在刘铁轮的回忆中 , 当时一名少女乘夜从法租界游过苏州河 , 向被困在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军队 , 送上了一面中国旗帜 。
采访人员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采访 , 还原了这个让人动容的过程 。当年14岁的女孩杨惠敏 , 自幼生活在黄浦江边 , 练得一身好泳技 。1937年 , 家住法租界的她 , 在上海参加了童子军 。
当年10月下旬 , 杨惠敏每天在苏州河畔的法租界观望对岸的中日战事 。当时中国军队一直坚守 , 日军已包围上来 , “太阳旗”插满四行仓库周边 。
法租界在苏州河西面 , 租界里的民众找来大黑板 , 在上面用粉笔写下“中国必胜”的字句 。谢晋元的部队每天通过望远镜都能看见这些字样 。10月28日白天 , 谢晋元从黑板上写下的字了解到 , 有人晚上要送一面旗帜来部队 。
当天深夜 , 杨惠敏身上绑着一面中国旗帜 , 泅水渡过苏州河 。当她成功到达中国守军阵地献旗时 , 谢晋元和部下感动得泣不成声 。10月29日 , 这面旗帜在四行仓库顶上升起 , 法租界的中国人看见旗帜都齐声欢呼 , 中国守军的士气也得到极大提升 。
将士渡河退敌 掩护主力撤退
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 , 谢晋元在四行仓库与日军激战一周时 , 黔军开始了重大军事行动 。“四行仓库在苏州河北岸 , 102师607团团长陈蕴瑜带着部队向苏州河南岸强渡 。”淞沪抗战纪念馆的徐荣书记介绍 , 这两支中国军队互为犄角抗战线路 。
贵州省社科院历史所麻勇斌所长考证资料后 , 讲述了黔军准备强渡苏州河的场景:
当年10月下旬 , 刘铁轮从七宝镇带一个工兵排在苏州河察看地形 , 寻找渡河地点 。此刻 , 日军炮兵阵地在对岸修筑工事 , 苏州河中也有日军快艇在游弋 。
麻勇斌参阅参战幸存者的回忆 , 还原黔军渡河的悲壮一幕——10月底的一个深夜 , 陈蕴瑜按师部命令强渡苏州河 。出发前 , 陈蕴瑜带着全团官兵宣誓:今夜与敌决一死战 , 哪怕只剩一兵一卒 , 也要过河杀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