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韩信之死错不在他人,错在不懂君臣之道,死于行事风格及性格
文章图片
1.韩信说话口无遮拦,做事没有分寸
韩信本来在项羽的手下做事,但因为不受重视,转而投奔了刘邦 。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还能收下韩信,一方面说明韩信确实有才,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刘邦极具爱才之心。只可惜韩信在追随刘邦征战时说话口无遮拦,做事没有分寸,这种做法无疑中加速了他的死亡 。
公元前203年,当韩信控制了齐地的时候,刘邦正在被项羽围截在荥阳 。按理说韩信应该去解围,但他做了什么呢?他竟然在和刘邦邀功请赏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 。愿为假王便"当时刘邦勃然大怒,说:"我困在这,还指望你能来救我,结果你却想自立为王?"最终刘邦还是"顺水推舟"给韩信封了王 。
文章图片
但这件事在刘邦心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让他对韩信充满了不满和怨气 。也让本来和谐的君臣关系出现了裂缝,而后又发生了一件事加深了刘邦对韩信的怀疑 。
公元前203年,刘邦、项羽划鸿沟为界限,刘邦趁项羽懈怠的时候,追杀项羽到杨夏,本来和韩信、彭越约定好一起攻打项羽,但是他们二人都没来,最终刘邦失去消灭项羽的时机 。
这两次的经历让本就对韩信不怎么放心的刘邦,更加警惕,也为后来韩信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除此之外,他对自己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一点其实是与他的性格有关 。
文章图片
2.韩信手握兵权,却对别人过于信任,没有清楚的自我定位
韩信其实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因此身边为其排忧解难的知心朋友不多,这一点便让有些小人钻了空子 。这些人常在韩信耳边煽风点火,不免影响了韩信的选择,进而促成了他的悲剧 。
其中之一就是赵国的李左车,当韩信攻下赵国后,本应该率兵东进,一举灭了燕国,从侧边威胁项羽,解刘邦的困局 。但李左车对韩信说:"你的士兵已经很困乏了,如果现在去打燕国,很有可能会失败,不如先按兵不动 。"韩信想了想,最终采纳了这个想法 。而韩信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做法会让刘邦心生不满,认为韩信有不二之心 。
文章图片
还有一个便是钟离昧,他的出现更是将韩信推向无底深渊 。项羽乌江自刎之后,钟离昧便来投奔韩信 。荥阳之战时,钟离昧是西楚的名将,多次打击了刘邦,还残杀过刘邦诸多将士 。即使如此,韩信还是把此人收留了,这不是在打刘邦的脸吗?虽然最终他提着钟离昧的头去见刘邦,但也不能抹去韩信曾收留钟离昧的事实 。
这其实反映出韩信对自己没有清楚的定位,虽然已经投奔了刘邦,但是在他心中达取得战争胜利才是最重要的,他并没有把刘邦放在首位,所以当刘邦和他内心标杆发生矛盾时,他首先会舍弃刘邦 。当然这样的做法也不能说不对,只是若站在刘邦的立场时,一定会觉得寒心 。令君主寒心,意味着离死不远了 。
文章图片
3.明知刘邦对自己有疑心但还是我行我素
韩信虽然是一个军事将才,但却没有政治头脑 。他自认为刘邦惜才,而自己有才,便恃宠而骄 。认为刘邦不会加害于他,但他从未站在刘邦的立场上去想过 。
刘邦是个"明主"不假,但这个"明"是有底线的,在明主眼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不是容不下功高盖主的人,而是容不下不知收敛、不知进退的人 。
推荐阅读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印刷|海盗船致歉:部分产品包装出现生产国家 / 地区印刷错误
- 落地页|增长实践中常见错误,你一定中招过
- 顾客|“某宝顾客强行挑错是什么体验?”商家:我是不是看起来不太聪明
- 开发者|微软修改 MIT 项目原作者版权声明惹争议,原来是自动化脚本的错
- 关于无障碍,我们都想错了什么?
- l消息称 LastPass 被骇,官方称疑似内部错误导致误发警告
- 俞敏洪|比董明珠继承人还强?俞敏洪也搞起了直播带货:成绩居然还不错
- 电商|为何马云口碑越来越差看完下面3个原因,也许是他真的做错了!
- gmv|带货界初代网红蘑菇街被曝大裁员 接连错过多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