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抖音和快手的核心差异:单列和双列的产品设计带来容错率的差异,容错率的差异可以从用户行为差异导致的数据差异进一步解释。本文就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展开了分析。推荐对短视频感兴趣的用户阅读。
文章插图
“我自己也很惊讶,毕竟直觉上,我也一度认为双列的容错率才是更高的。”
要说前两年,短视频的两个UI流派尚在割据,但从今年开始,双列式微,单列已雄霸天下。
文章插图
可是,双列不甘心!这篇就来唠唠每逢提及单双列,就绕不开的试错成本问题。首先明确一下定义:
- 试错,是用不确定信息,去试探用户。
- 单位时间里,不确定信息越容易把用户赶跑,就意味着你的试错成本越高。
- 容错率,就是用户能够容纳这些不确定性信息的肚量。和试错成本成反比。
2个目的:
- 不知内容好坏,让用户帮忙排雷:创作者每天发布海量内容,需要让海量用户做「晋级评委」,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扩大圈层分发。基于此,平台就有概率,把没那么好的内容,小剂量地试投给确定感兴趣的用户。
- 给用户做兴趣探索:一为纯新用户和低活用户做兴趣推荐,二为老用户破开信息茧房。但对推荐算法提出了更严苛的挑战:我们不仅要考虑如何「猜你喜欢」,更要通过产品设计,实现「让你喜欢」。因为后者,才会真正改变用户的生活。这是长期主义,也是社会责任。
- 从内容冷启的试错角度,单列和双列的容错率平分秋色
- 从兴趣探索的试错角度,单列的容错率更高
我自己也很惊讶,毕竟直觉上,我也一度认为双列的容错率才是更高的。
一、内容冷启层面,单列和双列容错率平分秋色1.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在双列场景下,用户若不喜欢这条内容,滑走就好,并不会付出过多的心血。但要知道,在双列UI下,「图片吸引比重」会高于「从众心理比重」。如果用户对封面满怀期待,点进来却大失所望,会产生预期差,是平台的慢性毒药。
预期效应:指的是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不是受他们行为的直接结果的影响,而是受他们预期行为将会带来什么结果所支配。
在单列场景下,碰上无聊的内容,虽也是轻轻地滑走,但用户付出的视听精力会沦为沉没成本,用户厌恶这种精力的错付。
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
从这点来看,双列容易埋下预期效应的坑,单列容易引发用户损失厌恶的心理,这二者难分高下。
2. 从创作者角度出发无论什么UI,创作者的工作都会被异化。双列容易培养封面党,单列也容易培养5s党。5s党和标题党,不过五十步笑百步罢了,本质上没啥区别。
兴许有人会说,若把内容分发看作一场应聘,单列帮创作者争取到了前几秒的面试机会。但我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不同的洗牌方式罢了。创作皆苦啊。
二、兴趣探索层面,单列的容错率更高做探索,目的是发现用户在已知用户画像之外的其他兴趣。
有观点认为:
双列是一个点击场景,用户需要自己主动挑选内容。用户点错了,怪罪平台的概率会小很多。
推荐阅读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视频平台|创作激励“姗姗来迟”,视频号“还能饭否”?
-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天翼空中上网产品:支持在线音视频等
- mspoweruser|微软 SMS Organizer 短信应用更新:修复三星手机 Bug
- 信息页|企业微信4.0重大版本正式发布:支持微信客服、视频号
- 三星手机|微软 SMS Organizer 短信应用更新:修复三星手机 Bug
- 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去年10月以来清理违规账号38.39万个,违规短视频节目102.4万条
- 企业|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三大产品融合打通 企业视频号、微信客服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