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贵祥|徐贵祥:发现历史的复杂,是文学存在的方式


徐贵祥|徐贵祥:发现历史的复杂,是文学存在的方式
文章图片

徐贵祥《马上天下》电视剧剧照
随着战争的深入和环境的变化,易水寒遗书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到最后居然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并署名易晓岚 。在一次战斗前夕,他预感再也没有生还的余地了,将遗书交给女文工队员桑叶,密封在她的二胡琴盒里,嘱咐她必须在确认他阵亡的消息后,才能取出来交给组织 。然而,他在那场战斗中居然又没有死掉,而遗书则差点儿暴露了,惊出一身冷汗 。直到抗战胜利前夕,他终于拿着那些遗书去找政治委员乔东山,这位从“西路军失散人员培训班”时期就一直伴随他的战友告诉他,组织上早就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中国人,抗战英雄,没有过去,只有现在 。
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新人物,既不是《八月桂花遍地开》沈轩辕那样的精英,也不是《马上天下》陈秋石那样的儒将;既不是《历史的天空》梁大牙那样的草莽,也不是《明天战争》岑立昊那样的新锐,这是一匹驮着各种压力的骆驼 。易水寒英勇善战的动力是什么?除了文化的因素和个人修养,还有一个区别于其他类型英雄的特质,他是负重而行,向死而生 。在为易水寒起草遗书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不断闪现出一些话语——“如果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杨靖宇)、“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张自忠)、“我前进,你跟着;我站住,你看着;我后退,你枪毙我”(范子侠)……这些话都是遗言或者遗书,他们都是在充分做好了死亡准备的前提下牺牲的 。
徐贵祥|徐贵祥:发现历史的复杂,是文学存在的方式
文章图片

《历史的天空》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最初两版(2000年、2004年)
所谓英雄,大都是悲剧英雄 。悲剧往往不在于生命消失,而在于他们的身上都背着沉重的包袱 。比如岳飞、袁崇焕、林则徐……最近的例子是张自忠,在全面开战爆发前夕,这个前军阀部队的军官临危受命,担任了沦陷后的伪北平市长并兼多职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是张自忠的初心,而是出于“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担当,他的血液里流淌着“仁义礼智信”,他要替政府和长官背上这口黑锅,他要力所能及地保护城市和百姓 。当然,也不排除对于局势的误判,还有日本人的离间 。结果是,他成了汉奸,在南下的路上差点被义愤填膺的学生从火车上搜出来打死 。
有意味的是,在路过济南的时候,当时主政山东的韩复榘,还扯起嗓门喊了一句,“他当他的汉奸,我救我的国,来见我干啥?”可见真是众叛亲离百口莫辩 。幸好国民政府在这件事情上还算讲良心,当下正是用人之际,继续让他带兵打仗 。在五十九军代理军长的见面会上,张自忠只说了一句话:“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
徐贵祥|徐贵祥:发现历史的复杂,是文学存在的方式
文章图片

张自忠
【徐贵祥|徐贵祥:发现历史的复杂,是文学存在的方式】这以后,短短两个月,张部连续取得大小七、八次战役的胜利,歼敌四千以上 。张自忠每战均将指挥部抵近前沿,随时准备以死相拼,直至随枣战役中寡不敌众,几乎弹尽粮绝 。张自忠拒绝脱离战场,岿然于阵地,倒在日军机枪扫射之中 。日本人敬重这位忍辱负重的将军,将其重殓厚葬,立下墓碑“支那大将军张自忠之墓” 。而当初那个看起来很爱国的韩复榘,在此前两年就被蒋委员长枪毙了,理由是“卖国” 。蒋委员长枪毙韩复榘有很多说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没有死在抗日战场 。后来人们分析,张自忠在那一次有很多机会脱身,但他就是不走,很有可能那是他一直等待的时机,他觉得自己不用跳进黄河了,他以战死的身份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而不仅仅是嚷嚷两句,不是假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