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古代西方军队身披的锁子甲,东汉传入为何在中国军人没有类似的铠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国家覆灭、朝代更迭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而这些现象往往就伴随着战争,有了战争,必须得有士兵,而士兵要想在战场上存活下来,靠的不仅仅是武器,还有坚硬的铠甲 。所以说,中国的历史很大一部分是战争的历史,而战争的历史很大一部分便是铠甲的发展史 。
铠甲便是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具 。甲又名铠,《释名·释兵》:“铠,犹铠也 。坚重之言也,或谓之甲 。”先秦时期的铠甲,主要是用皮革制造,被称作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但是皮质的仍称甲;直到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 。
文章图片
而锁子甲所用铁的量十分惊人,一套锁子甲所用的铁 可以锻造出很多农具或者兵器,所以说制作者也很少把本就稀缺的铁用在制作如此耗时耗力的护具上,并且当时古中国的锻造水平还有待提高,很难做出如此精细的护具 。
元朝时期曾经生产过锁子甲,但是制作及其粗糙,元军出征时曾经穿过元朝自己批量制作的锁子甲,结果防护效果奇差,出征的元军被敌人的剑射成了刺猬,所以大规模装备锁子甲也就不了了之了 。
三、锁子甲制作材料单一,不适合在多变的气候中作战
1.中国环境的多样性意味着士兵行军环境的复杂多变
中国有着广大的版图,地跨多个气候带,出去青藏高原以及云贵高原,中国内陆的气候种类有五个之多,这就代表士兵作战需要适应多种气候,跨地域作战的士兵所要应对的不仅仅是穷凶极恶的敌人,还有水土不服的症状 。
曹操最为依仗的谋士郭嘉便是在曹操征讨辽东之时因为水土不服生病病故的,而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正是因为北方士兵水土不服晕船才接受了庞统的建议将船用铁链连接在一起导致曹操中了周瑜诸葛亮的连环计 。
2.锁子甲是由铁制作而成,多变的行军天气会让锁子甲难以保养
在气候多变的行军大环境中,不仅是士兵要适应气候的变化,武器,尤其是铠甲更得适合在多种气候中作战 。
文章图片
锁子甲是由铁环环环相扣而成,然后再在内部人体柔软处或者关节处辅以皮革来让铠甲穿着更为舒适,所以说锁子甲几乎是由铁来制作的,这便是锁子甲与普通铠甲的最大的不同之处 。
普通铠甲大多数是以皮革为内衬,然后再在外面铺上铁甲片来达到防护效果,清洗或者更换铁甲更为方便,而外面点缀的铁甲即使是有缺少也并不会引起整个铠甲的崩溃;
但是锁子甲则不同,因为锁子甲是由铁环相扣而成,人体所分泌的汗水以及潮湿的环境会引起锁子甲的生锈,从而导致锁子甲的防护性能大打折扣 。
而且锁子甲的结构也就注定了锁子甲不可以更换部件,也就是说如果锁子甲生锈或者有几处铁环断裂,这个锁子甲基本上就不再适合行军作战了,而锁子甲的制作工程的繁琐以及昂贵的费用让军队定时更换锁子甲的做法也就变成了天方夜谭 。统治者为军队大规模装备锁子甲的念头也就不复存在了 。
四、火药技术的发展让铠甲逐渐被淘汰
中国有着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指南针,其中火药是四大发明中用于军事最多的一项 。
唐朝后期便有了突火枪等热武器,但是弓箭、刀枪棍棒等冷兵器还是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到了宋朝,随着火药技术的不断提高,热武器比如说火铳、大炮等也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
元末明初至明朝洪武年间,火器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最为出名的便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洪武大炮,而且到了明朝后期,火器由重型武器逐渐向轻型武器以及单兵作战武器方向发展 。
推荐阅读
- 电商|中国电商模式和西方实体店模式,到底哪个好?大趋所势不可逆行
- 驿务|古代的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传令兵: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
- 西方国家|西方为何不扶持电商?难道是怕实体经济受影响?其实并不是这样
- 弊端|为什么西方国家不发展电商法国专家你们还没意识到电商弊端
- 网络安全|中国程序员火眼金睛!发现“近年来最大计算机漏洞”,西方服气了
- 长途通讯方式|古代常见的长途通讯方式都有哪些呢?
- 西方|难怪西方国家普遍不扶持电商,看看曾经繁华的街道,你就都明白了
- 新速度|力压亚马逊,让西方世界年轻女孩剁手成瘾,这家神秘中企凭什么?
- qq音乐|历史性一刻!微信开放淘宝外链:能直接打开,买东西方便多了
- 工信部|历史性一刻!微信开放淘宝外链:能直接打开,买东西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