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妾|我小妾会生儿子,借你去生一个,一桩丑闻如何变成了佳话?

典借妻女,实为恶俗 。
此风自南宋已盛,究其原因,无非在于一个穷啊 。
出典妻女的,肯定是那些穷光蛋,泥墙草瓦,四壁漏风,饭桌子都缺了一个脚,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老婆和女儿了 。
小妾|我小妾会生儿子,借你去生一个,一桩丑闻如何变成了佳话?
文章图片
(剧照)
元朝建政,有个叫王朝的官员对江南这种风气实在看不过眼了,上书要求禁止 。
朝廷为示从善如流,立马下令:
诸以子女典雇于人及典雇人之子女者,并禁止之 。
但他们很快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 。
一刀切不行啊,否则富户不是个个有罪?
再下命令,分不同情况:
如果典雇双方都有意将此女为妻或为妾,可以;
夫妻一起受雇于一人,让妻子做人家小妾,但并不脱离与丈夫的关系,也没毛病 。
以钱物为中介典当妻女,不行 。
就他们草原上那点小九九,到了新地方,简直是脑子不够用啊 。
这样一分,那个乱哟 。
尤其是第二点,不是一女侍二夫吗?
但之所以走到这一步,还不是前面说的,穷啊 。
最难治的病,就是穷 。
当年典妻,有的三五年,长则十余二十年,丈夫基本也没有可能提前就赚到把老婆或女儿赎回来的钱 。
对于典雇者来说,他们无所谓啊,纳个妾花的钱,可比典一个,贵多了 。
被典者不但要侍寝生娃,同时也要做着那些繁重的劳动 。
可怜啊可怜 。
典妻多发生在底层百姓身上,有些官员,却有借妾之举 。
小妾|我小妾会生儿子,借你去生一个,一桩丑闻如何变成了佳话?
文章图片
(剧照)
南宋周密《齐东野语》里记载:
陈了翁之父尚书,与潘良贵义荣之父,情好甚密 。潘一日谓陈曰:“吾二人官职年齿,种种相似,独有一事不如公,甚以为恨 。”陈问之,潘曰:“公有三子,我乃无之 。”陈曰:“吾有一婢已生子矣,当以奉借 。它日生子即见还 。”即而遣至,即了翁之母也 。未几生良贵,后其母遂往来两家焉 。
老陈主动把会生儿子的小妾借给潘父,果然生了个儿子 。
潘良贵历任朝官,刚直不阿,经常得罪人,三天两头被贬 。
宰相吕颐浩和秦桧先后拉拢他,都不为所动,最终贫病而死 。
当然,这是后话 。
我们只说从前 。
作为饱读圣贤书的进士,把小妾借给朋友,极具目的性的去帮着生孩子,再怎么说,也不能算光彩吧——比起文人之间互赠小妾,还要无耻一些 。
这等丑事,说出去都不好意思,为何又被记录在书呢?
小妾|我小妾会生儿子,借你去生一个,一桩丑闻如何变成了佳话?
文章图片
(剧照)
原来,周密认为——
一母生二名儒,亦前所未有 。
母凭子贵,一个随时可以甩出去贱妾,因为两个儿子成名,成为时人敬佩的对象 。
一段丑行,就此成为佳话 。
【小妾|我小妾会生儿子,借你去生一个,一桩丑闻如何变成了佳话?】各位朋友,你们是不是觉得瞠目结舌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