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初期优势很大,却为何败亡了?

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守福建,称之为三藩 。三藩拥兵自重,对朝廷造成威胁 。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上书告老还乡,留子尚之信镇广东 。康熙借此机会决定削藩,吴三桂起兵反叛,占据云南、贵州两省 。吴三桂兵出贵州,向东进攻湖南,另分一部兵力向北进攻四川 。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控制了整个湖南省 。
吴三桂|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初期优势很大,却为何败亡了?
文章图片

图-湖南岳阳位置示意图
岳州,今称岳阳,古代也称巴陵、巴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就是这里,民国后才改名为岳阳 。岳阳位于湖南东北部,北凭长江天险,西依洞庭湖,东靠幕阜山山脉,南有连云山、玉池山脉,扼守水陆交通要道,有“湘北门户”之称 。三国时期,东吴在此部署大批水师战舰,相传岳阳城西的岳阳楼就是大将鲁肃操练水师的阅军楼 。岳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溯江而上可至荆州,顺流而下可直逼武昌,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难怪吴三桂对岳州如此重视 。
几个队友的突然叛变,让吴三桂感觉到了压力,在衡州匆匆称帝,只当了5个月的皇帝,就病死了,孙子吴世璠继位 。从吴三桂给孙子起的名字看来,他应该并不想反叛,只想世世代代做个快乐的藩王就好了 。康熙削藩,逼得他不得不反,作为乱世枭雄的吴三桂看得很清楚,卸磨杀驴的时候到了,横竖都是个死,还不如反了 。
吴三桂一死,清军趁势猛攻,吴军缺少掌控全局的人物,局势急转而下,很快丢了咽喉要地岳州(今湖南岳阳),常德、衡州、汉中、重庆、成都等地也相继失守,只好退回云贵 。清军各路大军齐功云贵,吴军不敌,吴世璠在昆明自杀,三藩之乱历时八年,终被平定 。
吴三桂|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初期优势很大,却为何败亡了?
文章图片

图-昆明位置示意图
纵观三藩之乱的整个过程,吴三桂那么好的开局却以失败结尾 。吴三桂之所以失败,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前期的所作所为:引清军入关,血腥追杀农民义军和南明势力,杀了南明永历帝,使得他不能得到人们的广泛支持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队友身上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虽然说是三藩之乱,实际上真正和清廷对决的也就吴三桂一支,耿精忠、尚可喜等部都是首鼠两端,坑死队友不偿命的 。
【吴三桂|三藩之乱时,吴三桂初期优势很大,却为何败亡了?】当然,如果吴三桂不死,最大的可能或许也就是划江而治,像东晋、南宋那样 。以吴三桂占据西南一隅所能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不足以冲进华中、华北大平原地带和清军骑兵精锐对决,毕竟当时八旗骑兵的战力还没有退化那么厉害 。三藩之乱的平定,消除了藩镇割据,避免了分裂的情况出现,对清朝统治的巩固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