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师比|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友情提示,请勿在吃饭时观看
文章图片
“足衣”是古代华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时期,泛指鞋袜,足之外衣为“履(鞋)”,足之内衣为“袜”,亦称“韤[wà]”、“韈[wà]”、“襪[wà]”等 。
《事物纪原》记载:“谓之角祙,前后两相承,中心系之以带 。洎[jì]魏文帝吴妃,乃始裁缝为之 。”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古时候的袜子也称作“角祙”,前后形同脚的形状,中间以带子固定,是从魏文帝的妃子吴氏开始缝制的 。
事实上,早在殷商末期就出现了袜子,道家经典《文子》记载:“文王伐崇,韈系解 。”
说的是周文王姬昌征讨崇侯虎的时候,袜带子散开了 。
据此可以推断,至少在商朝末年,古代贵族阶层就出现了穿袜子的服饰礼仪 。
三国文人曹植在《洛神赋》一书中记载:“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
可见在三国时期的贵族圈,袜子就已经很流行了,古时候的袜子大多为布帛、熟皮子等材料制作,因此在室内可以直接践踏地面 。
湖南、湖北等地的汉代墓葬曾出土过的袜子实物,材质有罗、绢、麻、锦等,考古专家认为:至少在汉朝时期,袜子的材质开始由皮革逐渐过渡为布帛 。
【褚师比|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友情提示,请勿在吃饭时观看】先秦时期,袜子只限于贵族阶层,贫贱的百姓只能光着脚穿鞋 。
文章图片
东郭先生
《史记》记载:东郭先生很贫穷,穿的鞋子没有鞋底,以至于行走在雪地上,双脚直接践踏雪地,他自嘲说:“履行雪中,其上为履,其下为足迹,谁能为之?”
先秦时期,古人登堂入室,要把鞋子、袜子脱下,放在屋子的外边,穿着鞋和袜子进入室内,是对主人的不敬行为 。
《淮南子》记载:“跣足上堂,跪而斟羹 。”意思是孝子侍奉双亲长辈,要光着脚进入室内,跪下来为长辈盛汤 。
穿着鞋或袜子拜见长辈、上司,是非常无礼的行为,春秋时期,有人因此差点掉了脑袋 。
《左传》记载:“二十五年夏五月庚辰,卫侯出奔宋 。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 。褚师声子袜而登席……”
周元王七年(鲁哀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70年)夏五月廿五日,贵族褚师比(一作褚师声子)联合工匠发动叛乱,卫国第二十九代国君——卫出公仓皇逃往宋国 。
褚师比发动叛乱的原因竟是——穿着袜子拜见国君卫出公,国君扬言要杀掉他 。
卫出公在花园里面建造了灵台,建成之日,邀请手下的王公大臣一起饮酒作乐 。
褚师比穿着袜子进入室内,卫出公发觉之后大怒,认为褚师比的行为非常无礼 。
褚师比解释说:“臣的脚有疾病,和别人的脚不一样,若是让国君看到了,是对国君的不尊敬,因此臣不敢脱下袜子 。”
褚师比也许是汗脚,味道奇臭,怕影响众人品食美味,所以就委婉地说自己的脚有疾病 。
卫出公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褚师比是在故意冒犯自己,于是手叉着腰,怒斥道:“我一定要砍断你的脚!”
司寇亥、公文懿子等大臣苦苦相劝,褚师比趁机坐着司寇亥的车溜走,他心有余悸地对司寇亥说:“今日万幸啊!总算是逃出来了!”
余怒未消的卫出公削夺了褚师比的封地南氏邑,罢免了司寇亥的官职,还派侍从把司寇亥、公文懿子的车推进了池塘,以此泄愤 。
褚师比逃走之后,勾结修造宫殿的工匠,发动叛乱,将国君卫出公赶跑了 。
“脱袜登席”的礼仪在南北朝南梁时期依然很重视,《隋书》记载:“十一年,尚书参议:‘按《礼》,跣韈,事由燕坐,履不宜陈尊者之侧 。’今则极敬之所,莫不皆跣 。”
推荐阅读
- 电子商务|西南商报:四川网络交易额首次突破4万亿元 同比增长13%
- Log4j|2021 网络攻击同比增长 50%,Log4j 漏洞“功不可没”
- 网络安全|2021 网络攻击同比增长 50%,Log4j 漏洞“功不可没”
- 出行|网约车12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68123万单,环比上升9.3%
- 拼多多|难怪网购总比别人贵,原来是“大数据杀熟”了!4步快速解决
- 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修复”一条1000元?警惕,这是再增污点
- 努比亚小黄人虎年礼包有什么-努比亚小黄人虎年礼包评测
- 真我gt2pro电量百分比设置-真我gt2pro怎么设置电量百分比
- 童话爸爸|山水比德:与童话爸爸、华付信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产销比|货币型会员积分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