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_历史|二战中日本和德国为何不“见好就收”?非要把自己逼向绝路

【日本_历史|二战中日本和德国为何不“见好就收”?非要把自己逼向绝路】有网友问:二战中日本和德国为何不“见好就收”?
其实这个问题非常简单 , 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 讲究投入回报逻辑!
就比如说我们经常看一个男孩子追一个女孩子 , 当他投入的时间、情感和金钱越来越多的时候 , 他越是不肯放过自己 , 哪怕知道自己追不上 , 但依旧还是会持续性的坚持下去 , 他根本停不下来 。
因为他知道 , 一旦停下来 , 那么之前的一切付出就化为乌有了 , 所以我们看经常说一个男的多么多么锲而不舍 , 其实到最后他已经不是因为爱而追求了 , 而是自己和自己较劲!
放在战争上也是如此 , 当战争机器开动之后 , 停下来的除了你死我活外 , 没有别的可能 。
我们先来看看二战中的德国 , 它为什么停不下来?
日本_历史|二战中日本和德国为何不“见好就收”?非要把自己逼向绝路
文章图片

比如此后的诸多事件基本上就是先斩后奏 , 并且一路平A到了南京 , 回报到日本军部和内阁 , 也就没办法说了 , 不该打 , 但又打赢了!
战争输了要追责 , 而战争赢了难道还有追责吗?我们看上海战役之后 , 日本内阁与南京政府有一个议和的会议 , 日本为什么要议和 , 上海战役打了接近三个月 , 日本原本就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 , 他根本没有资源来支持持续性的战争 , 一旦被困在中国战场进行持续战争 , 那么结局就很明显了 。
日本政府拿不出军费了 , 因为在1936年外债已经突破了百亿大关 , 日本财政每年都要拿出财政收入的15%作为利息 , 光是利息就耗费了财政收入的15% , 你可以想象一下 。
日本_历史|二战中日本和德国为何不“见好就收”?非要把自己逼向绝路
文章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发动七七事件后宣称要三个月灭亡中国 , 因为三个月不灭亡中国 , 只能陷入漫长的持久战 , 这意味着日本只能迎来一个结局 , 输掉这场战争!
但是 , 由于松井石根在对南京上无视了日本内阁的作战限度指示 , 并且导致了南京屠杀事件 , 让日本无法停下来了!
所以后续日本一直在强撑 , 直到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 可是动用了这么多兵力、这么多军费 , 就这样放弃了那切腹的人不得几个师几个军的人啊!
日本_历史|二战中日本和德国为何不“见好就收”?非要把自己逼向绝路
文章图片

于是日本想了一个办法 , 那就是去掠夺东南亚的资源 , 把这些资源转移到中国战场 , 进而达到进行侵略中国的目的!
而这个办法导致了日本在太平洋迎头撞上了美国这个巨无霸 , 当然 , 这也是和1939年的德国一样 , 日本也是在做选择 , 因为当前死和拼了命再去死是不一样的 。
毕竟 , 如果预料到早晚都是死 , 给敌人留下点阴影 , 对未来的政治博弈也是有帮助的是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