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职官志|“高薪”真的可以杜绝“贪污腐败”?老祖宗就证明了:此法行不通
根据《宋史·职官志》的记载,北宋宰相和枢密使,每个月的工资是三百千 。除了工资,朝廷还管他们的“衣料”,春季和冬季绫是20匹,绢是30匹,绵则是百两 。这还不算,每个月还有“禄粟月一百石” 。
想来,那时候的官员,应该真正是“丰衣足食,口袋鼓鼓”了 。
文章图片
其实,抓“贪污腐败”,是历届朝政都重视的事情,为何屡禁不止呢?
【宋史·职官志|“高薪”真的可以杜绝“贪污腐败”?老祖宗就证明了:此法行不通】在宋代,“官”和 “吏”有着严格的区分 。前者是“在编”,有朝廷养着;后者是“无编”人员,没有固定工资,当然,就会靠一些非法所得满足自己的腰包 。在《宋史》中,就记载了不少“吏”的罪恶“勾当” 。
岂止“吏”的数量增加,连官员的人数都同样激增 。《续资治通鉴长编》就做了一个对比,宋朝初年,正式的官员不过300人;到了真宗天禧年间,扩大到了4200多人;到了神宗,这个数字更加庞大,已经达到了11000余人 。
试想一下,国家要养这么多官员,还是高薪,国库吃得消吗?
哲宗年间,已经收不抵支了,“大抵一岁天下所收钱谷……等物,未足以支一岁之出 。” 到了宋徽宗大观三年,国库就没钱了 。
文章图片
其实,在国家有钱的时候,适当给官员加加工资这是好事儿,改善大家的生活嘛 。但是,用这种手段来培养 “廉政”官员,好像有点不靠谱 。
因为,为官人员的品行是否端庄,不在于他的收入有多少,而是在于本人的觉悟 。试想,当官的人自己没有这种认识,拿的钱越多,只会“害”了他 。因为,他只会利用自己的职权之便,谋取私利 。可见,若一个人贪的话,给他再多的钱都填不了那个无底洞 。
对比北宋前后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后期的贪官不但数量多,胃口还很大 。而他们的工资,比他们的前辈则多出了很多 。范仲淹在“施政纲领”中说:“养贤之方,必先厚禄”,可事实证明,“禄厚”和“廉”压根就没有联系 。
后来,财政拨款增加了,官员的队伍庞大了,国库也空了 。最终,国家从经济到政治的腐败,“蛀”倒了北宋 。
参考资料:
【《宋史·职官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推荐阅读
- 智通财经|太钢不锈(000825.SZ)董事柴志勇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证监会立案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
- 太钢不锈|涉嫌泄露内幕信息 太钢不锈董事柴志勇遭证监会立案
- 大片|致敬向美好生活奔赴的每个人,微众银行联合视觉志打造走心大片
- 日志|微软警告黑客继续利用 Log4j安全漏洞部署恶意软件
- 辛有志|彭博社解析“共同富裕”,辛巴辛选“直播助农新模式”获赞
- 日志|第一个发现高危漏洞的阿里云,为什么还要被工信部暂停合作?
- 志高燃气热水器怎么样-志高燃气热水器质量怎么样
- 志愿者|研究:近80%老人每天用手机APP超过3小时
- ip|依靠暴富励志人设吸金的时代,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