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雷德·戴蒙德|贾雷德·戴蒙德:日本帝国统治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给国家带来了毁灭性后果( 二 )


与之相比,在20世纪30年代,亚洲大陆上的日本军队是由一群热血澎湃的年轻军官统领,他们没有海外经历(除了在纳粹德国的经历),也不服从那些坐镇东京、经验充足的日本领导者 。这些年轻热血的军官对于日本的潜在对手的工业实力和军事实力缺乏第一手资料 。他们不了解美国人的心态,认为美国是个不想打仗的国家 。
当时,还是有不少老一辈的日本政府领导者和军队将领(尤其是日本的海军将领)确实对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实力有直接的了解 。当我在1998年第一次到日本时,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晚餐桌上认识了一名退休的日本钢铁厂主管,那时候他已经90多岁了,老人向我回忆起他在20世纪30年代参观美国钢铁厂的经历 。他告诉我,当他发现美国的高质钢材制造能力是日本的50倍之多时,他极为震惊,单凭这个事实他就断定,日本与美国打仗是极其不明智的决定 。
贾雷德·戴蒙德|贾雷德·戴蒙德:日本帝国统治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给国家带来了毁灭性后果
文章图片

【贾雷德·戴蒙德|贾雷德·戴蒙德:日本帝国统治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给国家带来了毁灭性后果】可惜,在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这批有海外经历的老一辈领导者已经没有什么权力,只能退居幕后,其中有一些人还遭到那些没有海外经历的热血青年的谋杀,就如同在19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热血志士刺杀或恐吓当时的日本领导者一样 。当然,那些志士也没有出过国,他们对海外国家的实力的了解并不比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热血青年多 。但这两个群体的区别在于,志士对西方人的攻击引发了来自西方的坚船利炮对鹿儿岛和下关海峡的轰炸,这使志士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策略并不现实 。而在20世纪30年代,没有这样一场针对日本的轰炸事件来把那些没有海外经历的日本年轻军官拉回现实 。
除此之外,明治时代的日本领导者和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领导者的历史经验几乎是完全相反的 。明治时代的日本领导者成长于一个内外交困的弱小的日本,内有纷争冲突,外有潜在的西方强敌 。
而在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领导者眼中,战争是成功的代名词,他们沉醉在日俄战争的胜利中 。他们曾在旅顺港成功突袭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并用同样的方式对珍珠港的美国舰队发动突袭(见图1) 。不仅如此,日本海军还在对马海战中重创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见图2) 。在讨论德国的时候,我们将会看到另外一个同一国家不同年代的人因迥异的历史经验而持有完全相反的政治观点的例子 。
贾雷德·戴蒙德|贾雷德·戴蒙德:日本帝国统治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给国家带来了毁灭性后果
文章图片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所以说,日本在毫无胜算的情况下仍发动二战的部分原因(而非全部原因)在于,20世纪30年代的那些日本年轻军官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历史经验,无法做出诚实、现实、审慎的自我评估 。这为日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
(摘自《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美]贾雷德·戴蒙德 著,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4月版,经出版社授权刊发)
作者简介:
贾雷德·戴蒙德|贾雷德·戴蒙德:日本帝国统治者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给国家带来了毁灭性后果
文章图片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全球知名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 。戴蒙德曾以作品《枪炮、病菌与钢铁》荣获1998年普利策奖及英国科普图书奖,他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三种黑猩猩》也曾获英国科普图书奖 。戴蒙德是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经常从历史视角审视人类不平等、文明演进等宏观议题 。因其出众的历史叙事力,学术界甚至有呼声称,戴蒙德作为一位科学家有资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