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曾国藩:做人求拙,做事求缺


曾国藩|曾国藩:做人求拙,做事求缺
文章图片

做事求缺——花未全开月未圆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 。
而未全开,未全圆,会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所以做人要“求缺惜福” 。
老子说:“大成若缺 。”《西游记》中孙悟空也说:天地本不全 。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中国人大抵有一种"十景病",凡看一个县的县志,必然有"十景",什么"远村明月"、"古池好水"之类,把眼前的所有事物排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然后似乎生活就圆满了,可以安于现状了,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忘却了现实的痛苦 。
曾国藩|曾国藩:做人求拙,做事求缺
文章图片

可见,人世间不存在大成功大圆满的东西,天然地都存在着相当的缺陷 。苛求圆满的人注定会失败,所谓的圆满也只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
曾国藩一直用这个道理告诫自己,“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为此,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求缺斋”,以警示自己万事求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
曾国藩相信风水,但他对风水的追求是“不求好地,但求平安” 。他去世前把自己的墓地选在了长沙郊外的坪塘伏龙山,有一个好朋友劝他把阴宅选在东台山,说那里风水好 。
曾国藩不愿意,说那边是“天子之地”,他不能去,还是选择伏龙山好 。后来东台山那边建了东台书院,出了陈赓、谭政、黄公略,还有毛泽东 。
曾国藩|曾国藩:做人求拙,做事求缺
文章图片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可是民国军阀盗了他的墓,并破坏了他的尸骨,而“求缺”的曾国藩,不愿葬在“天子之地”,他的墓反倒得到了保全 。
【曾国藩|曾国藩:做人求拙,做事求缺】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生前风光无限,死后却都被掘墓,而曾国藩的墓挺过了民国,挺过了日本鬼子进中国,文革中“破四旧”,用炸药也没能把曾国藩的墓炸开 。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曾国藩的墓又挺过了30多次盗墓,除了外部有些损耗,里面的墓室和棺材安然无恙 。
曾国藩|曾国藩:做人求拙,做事求缺
文章图片

文章来源 | 儒风大家

    推荐阅读